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連著兩天,閨蜜收到數學老師的投訴微信,說孩子上課不停地和人說話,交頭接耳,屢禁不止,讓家長管管。

What?怎麼回事?兒子一向不多話,惜言如金,怎麼突然秒變話嘮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閨蜜想不透其中的玄機,就微信了兒子的班主任,詢問情況。

班主任回覆說,“在她的語文課上沒發現這個情況,孩子和平時一樣專心聽講,挺正常的呀。”

通過仔細詢問才知道,數學老師是才來的新老師,教學經驗不足,上課時照本宣科,再加上說話拖腔,語速很慢。

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學生們都聽得昏昏欲睡,兒子也不例外。

為了防止自己睡著,兒子就自創了防睡大法,這才突變話嘮的。

發現真相過後

知道了真相的閨蜜左右為難,這可咋辦?

既不能說孩子也不能說老師,更不能任其發展。她遇到了育兒以來最大的挑戰。

閨蜜開始了頭腦風暴,迅速理清了頭緒,決定分兩步走:

1

先從兒子著手

她叮囑兒子,無論老師教的怎樣,認真聽課都是他的本分。

老師講課令人“昏昏欲睡”,可以讓孩子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 當聽得昏昏欲睡時,就挺直身子,悄悄做下眼保健操;

  • 或者找些公式推導之類的問題,主動舉手向老師提問,增加和老師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 再或者,提前做好預習,找些難題問問老師,不也增加課堂的樂趣了嗎?

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遇到問題,要積極的找解決辦法,不能用消極的方式去和老師對抗。

2

聯繫班主任,尋求支援

等兒子上學後,閨蜜火速聯繫了班主任,說明情況後,請求支援。

班主任讓閨蜜先來旁聽一節數學課,實地考查後,再解決問題,她也跟著旁聽。

學校規定家長可以隨時來旁聽,既監督了孩子,也監督了老師。講真,學校這項規定真人性化,要點個大大的贊!

聽完課後發現,確實如孩子所說,老師的授課方式陳舊,和學生缺少互動,照本宣科,語速緩慢還拖著長腔,象催眠曲,令聽者無不昏昏欲睡。

班主任為此向閨蜜承諾,家長儘管放心,這事交給她來處理,要麼改變授課方式,提高課堂互動率,讓課堂活潑起來,要麼換老師。

果然一週後,在家校群裡看到班主任發的課堂視頻。

數學老師還是那個老師,但授課方式象換了一個人,風趣活潑,引得孩子們不時大笑,爭相舉手發言討論。

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閨蜜和家長們紛紛在下面留言,點贊!感謝老師,誇讚孩子,家校群裡的氣氛一時達到了和諧的鼎沸!

總結經驗

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與人交頭接耳的原因很複雜,並不僅僅是表面的不自覺不愛學習。

如果處理不當,成績會很快下滑。所以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就要做到以下3點:

1

不可妄下斷論

聽到反映孩子不注意聽講,上課說話時,切不可妄下斷論,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孩子。

因為這極易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反而不利於下一步的糾正。

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以前,班上有個孩子因上課說話,被老師嚴厲批評後,趕出教室罰站,然後又讓請家長。

家長知道後,非常生氣,到學校當眾把孩子訓了一頓。什麼“不學習就別上了!”,“不想學在這兒瞎混什麼?丟人!”把這些傷自尊的話通通甩到孩子臉上。

結果這個孩子再沒認真聽過一節課,一上課就搗亂,沒多久就掇學混社會去了。

這方面,閨蜜對孩子理智的叮囑,及時的和老師溝通,做得非常好。既給了孩子理解,產生了共鳴情緒,也恢復了孩子對老師的尊重;同時也和老師站到一起去解決問題,這點非常重要。

遇到問題,家長要做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橋樑和潤滑劑,讓三者肩並肩攜手來面對。

2

分析具體原因

孩子上課說話的原因有很多,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外界的原因,比如:

  • 孩子本身自控力差。從小沒得到正面的引導和糾正,這就需要家長配合著約束。

  • 孩子確實不喜學習,愛出風頭,以引發同學和老師的關注。這種情況的孩子,是長期缺少家長的關愛形成的,需要家長調整工作步伐,抽時間多陪伴孩子,給孩子相應的關愛,慢慢就會好起來。

  • 突發性的上課說話。就象閨蜜兒子這種情況,就要從講堂上的其它方面去查找原因。這個原因又分多種,有時是來自身邊同學的擾亂,有時是來自老師等。

孩子上課開小差、交頭接耳?看機智媽媽如何應對!

3

針對具體原因,

精準對症下藥

在瞭解情況後,要根據具體原因去分析,做出針對性的解決。

是孩子和家長的原因,就由家長配合約束孩子;是老師的原因,就要求老師做出改變。一般說來,老師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孩子家長老師三方攜手合作。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家長千萬不可忽視上課說話這麼一個小細節,小細節能折射出大問題。

孩子的教育無小事,只要家長用心觀察,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密碼,對症下藥,就能藥到病除。

-家長V課堂特約作者-靜心漫時光 陪讀貓媽,兒童心理研究者,原創撰稿人,公眾平臺編輯。深度思考,真情寫作,靜心看世界,煮字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