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弦理論

微觀宇宙學

微觀宇宙理論描述的是原子尺寸,或者更小尺寸下的宇宙現象的。相對論適用在宏觀宇宙,但如果我們把鏡頭轉移到比原子還小的微觀世界,會發現這裡完全不一樣。

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絃理論

微觀

微觀宇宙中的空間扭曲

在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微觀世界中,空間是極度扭曲的、劇烈波動的,各種粒子的運動也是極度混亂的。所以,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一個粒子的精確位置和速度,我們所能做的,只是預測一個粒子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

微觀宇宙中的糾纏效應

糾纏效應描述的是兩個粒子間一種相互影響的狀態。進入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即使隔著十萬八千里,其中一個粒子的行為也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行為。這種影響是無視距離並且實時發生的。

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絃理論

微觀

糾纏粒子的現象已經被證明確實存在,並且通過實驗觀察到了,所以物理學家不得不承認,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再次出現了衝突。因為根據相對論的描述,在空間中不同位置的物體,一定是不同的物體。如果一個物體想影響另一個,就必須用某種方式來突破把他們隔開的空間。

舉個例子,我們要想看到光、聽到聲音,就必須等待光波和聲波穿越空間的隔離,到達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才可以。如果現在身在美國的一個人說了一句話,而身在中國的另一個人不需要藉助任何工具就可以瞬間知道,這種情景在宏觀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在微觀世界中,不論兩個物體之間的空間有多大,量子力學都允許他們之間存在糾纏狀態。

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絃理論

微觀

“弦理論”假說

在“弦理論”中,構成宇宙的不是粒子,而是“弦”。這裡的弦有點像彈奏音樂所用的琴絃,但是卻非常非常小。如果我們把電子看成太陽,那弦就相當於一個氫原子的大小。所以,即使用現在最先進的顯微鏡來觀察弦,也只能看到一個小點。而我們目前發現的各種粒子,其實只是弦的不同震動模式而已。

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絃理論

弦理論

在弦理論對宇宙的描述中,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非常小的空間,會發現其實空間中存在著一個接一個的蜷曲空間,你可以把它們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房子。房子的結構決定了弦的震動方式。我們目前所發現的一切規律,在弦理論看來,都與弦的震動方式有關。

在弦理論中,弦是最小的尺寸,人類研究的極限了。在這個尺度下,空間雖然仍有波動,但已經不那麼劇烈了,相對論的數學部分,只需要一些修改就可以描述這些波動。

簡單介紹下微觀宇宙和絃理論

弦理論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老司機的文章就果斷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