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讀江蘇」研學之旅」兩岸青少年在南京晨報聆聽新聞講座

「“行读江苏”研学之旅」两岸青少年在南京晨报聆听新闻讲座

“行讀江蘇”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第三天下午,南京晨報編委陶宇東給兩岸青少年作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新聞講座。臺灣孩子在聽新聞講座的同時,踴躍提問,積極互動,贏得在場記者編輯的好評。三位資深記者編輯傾囊相授,誇獎臺灣孩子關注歷史、關心時事。

「“行读江苏”研学之旅」两岸青少年在南京晨报聆听新闻讲座

兩岸的孩子們歡聚在南京晨報。

講故事開啟新聞講座

下午3點半,南京晨報副總編輯汪秋萍在講座開始前致歡迎辭,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臺灣孩子。陶宇東編委給孩子們娓娓道來南京晨報的發展歷程。南京晨報的使命就是講好南京故事。什麼叫講好南京故事呢?陶總從南京晨報的報名說起。南京這個地名始於600年前……這段歷史一下子拉近了孩子們和南京的距離。陶總還給大家介紹了南京晨報的全媒體矩陣,有南京晨報報紙、官方微信、微博和新媒體愛南京新聞客戶端。陶總給大家展示了愛南京的LOGO,讓大家猜猜上面有哪些圖案。孩子們七嘴八舌說出:辟邪、梧桐樹葉、愛心、明城牆。陶總一語道破:這些圖案都有南京元素。

如何擴展媒體影響力

初步瞭解了南京晨報,那麼,南京晨報的影響力如何呢?每天是怎樣運營的呢?兩岸青少年非常好奇。陶總說,媒體的影響力要靠品牌力,也就是報社給老百姓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對大家的影響有多大。那麼,如何擴展報社的品牌影響力呢?“用活動的形式,服務深入到市民中去。或者通過活動把新聞加服務糅合進去,就能擴大報社的品牌力。”陶總給大家舉了兩個生動的例子。一個是南京晨報連續舉辦三年的“城門掛春聯,南京開門紅”活動。南京晨報向全球徵集了6000多副春聯,結合南京十二個城門,選出十二副最好的春聯,邀請書法家用毛筆寫出春聯,製作成長十五米、寬兩米的巨幅春聯,運用高科技手段,掛到明城牆十二個城門上,讓來南京過年的世界各地人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過年習俗。

小記者也是南京晨報一大品牌。南京晨報小記者團創辦十四年,有一百多個記者站學校。小記者可參加每年五百多場社會實踐活動。聽說可以參加那麼多活動,臺灣孩子羨慕不已。

臺灣孩子踴躍提問獲好評

二十多名臺灣孩子從傾聽到提問,慢慢打開了話匣子。呂禹樊同學率先提問:“南京晨報報名中京字為啥多一橫啊?”新媒體部的宮燕敏主任誇獎他觀察仔細,告訴他:“報名的字體是藝術體,是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所以就成了現在的樣子。”王宴甄同學接著問:“如果記者想採訪一個人,但是採訪不到怎麼辦?”新聞中心副主任仲永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介紹了十多年前雅典奧運會前,自己採訪著名跨欄運動員劉翔的經歷。雖然採訪不到他本人,但可以通過採訪身邊人、他備戰的狀態等完成新聞採訪。

接下來,許佩綺同學問了“文學報道和新聞報道有啥區別?”朱泰宇問:“怎樣決定每天做什麼樣的新聞?”王賢尭問:“怎樣分配正面新聞和負面新聞的比例?”臺灣初一年級的蘇暐庭問了一個個性化的問題:“既然南京晨報是以服務為原則,能聊聊你們是怎樣做的嗎?”仲永主任告訴他,服務是多方面的,有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助老養老等,總之,老百姓需要什麼服務,媒體就搭建一個這樣的平臺。初一年級的施欣佑則問了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現在手機十分普及,只要有互聯網,人們從手機可以看新聞,年輕人很少看報紙。新媒體對報紙有多大影響?有啥解決辦法嗎?”宮燕敏盛讚這名同學愛思考。

「“行读江苏”研学之旅」两岸青少年在南京晨报聆听新闻讲座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孫文

「“行读江苏”研学之旅」两岸青少年在南京晨报聆听新闻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