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金陵刻經處控制地帶內環境整治方案獲國家文物局同意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金陵刻經處是海內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機構,傳承發展至今已有近150年曆史,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金陵刻經處建設控制地帶內實施的,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支路街巷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設計方案,獲國家文物局同意。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方案尚需做修改和完善

晨報記者在國家文物局對江蘇省文物局的批文中看到,江蘇省文物局你局《關於審批金陵刻經處建設控制地帶內南京市秦淮區太平南路支路街巷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淮海路)設計方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所報方案。

但是,國家文物局強調說,所報方案尚需做以下必要的修改和完善,要求補充工程實施範圍內考古勘探情況說明,明確該工程範圍內地下遺存情況,並對照文物影響評估報告所提要求對方案做必要的優化調整,確保文物安全;應在補充研究街區歷史風貌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沿街建築立面改造的具體設計,做到與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邊環境風貌相協調,且美觀大方;應在相關圖紙中明確工程範圍,準確標示文物位置、邊界及與道路的距離關係,補充必要的圖例,清晰表達工程內容。

國家文物局還要求,江蘇省文物局指導相關單位根據以上意見對所報項目進行修改、完善,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履行相應審批手續後實施。相關部門加強對項目實施過程的全程監管,組織專業機構參與指導,確保文物安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有文物遺存等重要發現,應立即停止施工並組織研究,提出調整方案。

“最精善之佛典版本”誕生地

金陵刻經處在南京鬧市區淮海路與延齡巷交界處,南京市淮海路35號。是海內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機構,曾被譽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的誕生地,由被譽為“近代佛教復興之父”的楊仁山居士創辦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歐陽竟無、呂澂等佛學大師薪火相傳,傳承發展至今已有近150年曆史,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古樸的紅漆大門、凝重的青磚圍牆、灰瓦牆頂屋簷,在新街口鬧市金陵刻經處這樣的建築特別顯眼。而濃濃的墨香,讓每個路過的人都會對這裡產生好奇。

楊仁山先生出於弘揚佛法的考慮,在這裡刊刻了很多佛學典籍,他還為金陵刻經處規定了“三不刻”例,即:“疑偽者不刻,文義淺俗者不刻,乩壇之書不刻”。雖經戰亂損毀,在政府關懷下,現已恢復刻印流通業務,深受國內外佛教界的讚賞。

最古老經版已經300多歲了

金陵刻經處有一個神秘的地方——經版樓,一般情況下,這裡謝絕參觀。當工作人員打開經版樓的門,一排排書架整齊地排放著,在書架上的並不是佛經典籍,而是看起來黑乎乎不起眼的舊木板。據瞭解,這些木板都是絕無僅有的佛經版本,一共有12.5萬塊;直至今天,全國甚至國外各大寺院的經書,也大多出自這個經版樓裡的版本,被稱為金陵版。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每塊木質經版,當年都是採用安徽特產的上好木料。在刻經前,都要把木料放在藥水中煮上一段時間,目的是為了煮出木料中的糖分,這樣做出的經版在存放時就不會出現蟲蛀的情況。這樣才能延長經版的保存時間,現在我們這最古老的經版已經300多歲了,是康熙年間的,其他大部分都是晚清的。”據金陵刻經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除了這12.5萬塊經版,金陵刻經處的“鎮處之寶”就是18塊國家級文物佛像版了。據悉,這18塊佛像版是由楊仁山居士於清朝光緒年間,延請了著名的畫家參照了《造像量度經》等有關方面的資料一一繪製,並由著名的刻工精心雕刻而成。每幅畫的筆法精妙,每塊佛像版的刻工細緻,都是佛像版中的精品。十多萬塊經版“文革”中差點被付之一炬。在“文革”結束後,被封存數年之久的12.5萬塊經版終於重見天日。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盧斌

好消息!金陵刻经处控制地带内环境整治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