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是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幹診三科主任賈英認為,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高血壓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積極降壓治療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全因死亡率。賈英建議,中老年朋友應該關注血壓變化,加強自我監測和管理,當然,掌握必要的常識也非常關鍵!

一、老年高血壓的定義及測量

年齡≥60歲、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若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定義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

不同測量方法的血壓正常值:診室血壓<140/90 mmHg,家庭自測血壓<135/85 mmHg, 24h平均動態血壓<130/80 mmHg,24 h動態血壓清醒時平均血壓<135/85 mmHg。

診所測量血壓通常使用標準水銀柱血壓計,家庭自測血壓推薦使用自動電子血壓計,提倡行24h動態血壓測量,瞭解血壓變化規律,以便合理選擇降壓藥物,加強血壓管理。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二、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主要包括收縮壓增高、脈壓差增大、血壓波動大、常見白大衣高血壓、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常與多種疾病並存等特點。高齡老年患者由於血管硬化、順應性降低、交感神經自動調節能力差等因素,導致病人發生血壓波動時常難以保障心腦血管灌注,容易發生缺血癥狀。

三、老年高血壓的危害

1.高血壓與哪些危險因素有關?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2.高血壓有哪些臨床症狀?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3.高血壓有哪些嚴重併發症?

心臟疾病指長期高血壓會導致患者心肌肥厚,繼而發展為心腔擴大和心力衰竭,高血壓患者還易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

腦血管疾病有腦卒中包括腦出血與腦血栓、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腎臟疾病指腎動脈硬化,可導致腎衰竭和尿毒症。

重度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有出血或滲出、視乳頭水腫、甚至失明。

非藥物治療是降壓治療的重要措施,應鼓勵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1.限制食鹽攝入:老年人常見鹽敏感性高血壓,限制食鹽攝入尤為重要。建議每日攝鹽量應<6 g。同時,應警惕過度限鹽導致低鈉血癥。

2.平衡膳食:鼓勵老年人攝入多種新鮮蔬菜、水果、魚類、豆類及製品、粗糧、脫脂奶及其他富含鉀、鈣、膳食纖維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3.戒菸、避免吸二手菸:菸草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及病死率,應戒菸或避免吸入二手菸。

4.限制飲酒:不鼓勵老年人飲酒,飲酒者限制每日飲酒量,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25 g,女性<15 g。應注意酒精對藥物療效的影響。

5.適度減輕體重:減重有利於降低血壓,建議將BMI控制在25 kg/m²以內。

6.堅持規律有氧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可根據個人愛好和身體狀況選擇容易堅持的運動方式,如快步走,一般每週5次,每次30~60 min。

7.保持心理健康:避免情緒波動和應激,保持精神愉快、心理平衡和生活規律,治療焦慮、抑鬱等精神疾患。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理想降壓藥物應符合以下條件:

(1)平穩、有效降壓;

(2)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少;

(3)服用簡便,依從性好。

1.常用降壓藥物。臨床常用的有鈣通道阻滯劑(CCB)如氨氯地平(絡活喜)、硝苯地平(拜新同)、非洛地平(波依定);利尿劑如雙氫克脲噻、螺內酯(安體舒通)、吲達帕胺(壽比山);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貝那普利(洛汀新)、卡託普利(開搏通)、福辛普利(蒙諾);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如纈沙坦(代文) 、奧美沙坦(傲坦)、氯沙坦(科素亞) 及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倍它樂克)、比索洛爾(康忻)等均可用於老年高血壓的初始治療。應根據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損害、並存疾病、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等個體狀況選擇降壓藥物。

2.降壓藥物聯合治療。當單藥常規劑量不能達到降壓目標時,應聯合使用降壓藥物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常需服用2種或以上的降壓藥物使血壓達標。

≥60歲老年人推薦血壓控制目標<150/90 mmHg,若能夠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對於收縮壓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慮使用降壓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監測血壓變化以及有無心、腦、腎灌注不足的臨床表現。

對於高血壓合併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老年患者,建議採取個體化、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對於年齡<80歲且一般狀況好、能耐受降壓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80歲的患者,建議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壓治療,可降至<140/90 mmHg。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併發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腦血管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應根據個體特點選擇降壓治療方案。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1.高齡老年人

80歲或以上高齡老年人如果健康狀態良好,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50/90 mmHg以內,如果患者能夠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選擇降壓藥物應更謹慎,從小劑量開始,儘量避免血壓降低速度過快和大幅度血壓波動,警惕體位性低血壓與餐後低血壓。

2.虛弱老年人

老年人虛弱的定義尚不統一,一般是指具備以下3項或以上臨床特徵:

(1)一年內不明原因體重減輕≥5 kg;

(2)自覺疲乏無力;

(3)握力降低;

(4)行走速度慢;

(5)體力活動下降。

老年人在啟動降壓治療前,應評估衰弱狀態後確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部分患者需維持較高的血壓以保證組織器官的灌注,應避免血壓過低和血壓波動過大。

過度降壓不利於各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骨折、暈厥等風險。對於伴有缺血性心臟病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強調收縮壓達標的同時應關注舒張壓,舒張壓低於60mmHg時應在密切監測下逐步達到收縮壓目標。

賈英提醒中老年朋友,鑑於老年高血壓的複雜性及特殊性,血壓綜合管理更為重要。老年高血壓往往與多種疾病並存,多種藥物聯合使用,達到綜合治療更精細化的目標,為患者帶來最大獲益。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保護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

【本期專家】

賈英,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幹診三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遼寧分聯盟常務委員、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心血管內科專業常務理事、省康復醫學會中西醫結合老年病分會常務委員,瀋陽市醫師協會老年保健醫師分會委員、市健康教育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20多年臨床工作,在老年常見病、多發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腦卒中、慢阻肺、重症感染、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方面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基礎。

健康科普堂|老年高血壓危害及自我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