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一首《当你老了》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也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该去哪里取暖,回忆青春?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社保“底线”的刻度。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旨在为失能人口,特别是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

成都市自2017年7月起开展了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一年过去了,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人享受到了照护?未来,长期照护保险将走向何处?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今天,小妮子就给大家带来了《998新闻茶馆·成都人社民生热线》(精编版)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一周年特别节目,和大家一起关注长期照护保险的相关话题。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Q

一年过去了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情况怎么样?我们成都市有多少人享受到了这一福利?

A

截至2018年6月30日,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共受理22959人,评估通过16013人。其中,60岁以上失能老人占94.64%;60岁以下的失能者占5.36%。享受居家照护占享受待遇人数的82.36%;享受机构照护占享受待遇人数的17.64%。重度一级占58.45%;重度二级占40.86%;重度三级占0.69%。签订协议照护服务机构53家,其中,养老机构39家,医疗机构14家。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Q

这个新的社会保险确实为我们很多重度失能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心理上的,那从试点的情况来看,达到了建立这个制度的初衷了吗?

A

我们将制度定位为社会保险体系的独立险种,被称为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后的独立险种,也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题中之意。试点初期,首先纳入保障范围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先解决其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照护问题,再渐进式扩大覆盖范围。从前期大量调研来看,基本达到了我们建立这个制度的初衷。

小妮子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日常照护监管+人文关怀”

坚定入党信念

今年86岁的陈发林,曾经是我国第一代飞行教官,培养了很多飞行员,也获得过很多荣誉勋章。1993年退休之后,陈大爷先经历老年丧子的悲痛,自己又染病卧床,体弱多病的老伴儿无暇多顾,陈大爷家的经济和心理都亮起“红灯”。抑郁、烦躁甚至厌世,这位曾经的坚强战士竟一度拒绝服药治疗。

今年1月,在亲友的帮助下陈大爷提出长期照护保险申请,并享受绿色通道快速评估,2月份即开始享受待遇。每月1077元的待遇标准减轻了老人一家的经济负担,专业照护人员的定期上门服务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生命的尊严。

因为一个政策,换来一片真情。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耄耋之年的陈大爷第六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他说:“我这个这么多年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一定要成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他还希望自己可以活过百岁,甚至有一天能站起来,穿着鞋子回一次重庆老家。

Q

今天我们的特别节目之所以选在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里,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失能需要长期照顾的病员,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对于这里的病员来说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今天的节目现场也邀请到了不少享受到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的失能人员和家属,来看他们有什么话要说?

家属一

我父母都住在一福利院,入院10年了,现年都是90岁。父母年事已高,又有一些慢性疾病,每月在门诊药费及照护费上都会花不少钱。尤其是我父亲,因为重度骨质疏松,视力、听力下降,行动风险非常大,生活自理能力也更差。他们老两口经常也会说他们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了,麻烦子女,麻烦护理人员。

这一次,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通知我们申请长照险,我父亲被评定为重度二级,每月可通过长照险解决1341元的照护费用。这大大减轻了我们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父母的心理负担。

说实在话,我们都没想过父母90多岁了还能有保险可以保障,没想过他们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确实要感谢政府感谢政策,让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得到关怀。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家属二

我叫乔秀芝,今年74岁,我老伴73岁。我们两个是今年入住的。我身体还好,但我老伴身体比较差,已经好几次脑血管意外,现在有血管性痴呆。

当时入住的时候,他插了很多管子,不能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他这种情况,照护费用也是非常高的。

后来一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宣传了这个长期照护保险,还帮我申请。这个保险能帮我老伴每月解决1000多的费用,而且护理得还很好。现在我老伴已经取了鼻饲管和尿管,能够坐轮椅了,我们都特别高兴。

Q

在整个政策执行过程中,从失能评定到待遇给付,经办事务的机构都是保险公司在具体经办,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政府主导、社商合作的模式,为什么设计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A

政府主导、社商合作这也是我们成都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的积极探索,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失能评定、费用结算等部分经办管理业务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承办。

评估工作和后期照护质量的监管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做,而我们无法在现有人力的基础上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另外,考虑到失能人员家人不跑远路方便申请,商业保险公司正好具备这样的经办条件和实力,因此我们也创新采取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经办部分业务。

Q

成都在试点过程中提出“亲情优于专业、专业提升品质”这一理念,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提出的这个理念?理念在具体试点过程中是怎么体现的?

A

亲情优于专业、专业提升品质这一理念一是为了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中华传统美德,尊重国人的养老习惯;二是顺应国际长期照护保险“居家为主”的运行趋势,保障长期照护保险的长期稳健运行。

在具体试点过程中,这一理念主要从待遇支付和照护人员选择两个方面予以体现。在支付待遇上,我们向选择居家照护的保障对象多报销5个百分点,通过制度牵引实现居家为主;在照护人员选择上,我们规定只要经失能老人(或委托人)指定的、具备有照护能力的个人,都可以成为照护员,可以是子女、邻居、亲戚,也可以是自己的老伴。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Q

我们注意到,不同的失能等级,享受到的待遇水平是不一样的。那么,哪些参保人员可以申请进行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定?怎么申请?

A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还在试点期间,首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中除了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1-6级伤残军人外,身体通过自评达到重度失能人员都可以提出申请。

申请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网点服务申请;二是在线申请。

Q

目前还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这一“福利”。那么未来,随着试点的深入,长期照护保险的范围会覆盖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吗?大概有多少人会从中受益?

A

试点初期,首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渐进式扩大覆盖范围和受益面。因失能导致的重度失能人员基础上,因失智导致重度失能人员也将纳入保障范围;随着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推进,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也将纳入保障范围。

随着制度完善,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的人群会越来越宽,只要经评定通过,满足条件的,都可以享受。

当你老了!没有关系,还有长期照护保险!

如果各位还有其他

关于长期照护保险的问题

可以直接留言给小妮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