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最好的东西”,四年后我们再会!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就像是命运的轮回,从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到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时隔20年,克罗地亚队和法国队再次相遇,这次两队一较高下的舞台从半决赛变成了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浪漫的法兰西和狂野的巴尔干碰撞出世界杯决赛场上的新火花。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开场18分钟,克罗地亚前锋曼朱基奇乌龙进球。但他们并没有慌乱,10分钟后,佩里西奇扳平比分。但35分钟时,佩里西奇在防守时手球,遭到点球之刑,法国队7号格里兹曼罚中。58分钟、65分钟,法国队博格巴、姆巴佩接连进球。68分钟时,曼朱基奇又扳回一分。最终比分定格于此,法国队以4:2战胜克罗地亚,捧得法国历史上第二座世界杯,重演了20年前的辉煌。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2018世界杯决赛,法国对阵克罗地亚,第32分钟克罗地亚几名中场队员打出娴熟配合,连续一脚出球戏耍法

法国赢得世界杯,但克罗地亚并没有输。世界杯决赛已经很久没这么好看了。世界杯历史上的决赛,常常是保守至上,双方各自含一支磨牙棒,温柔互撩。但面对以逸待劳、战术求稳的法国队,此前已经连续三场打满120分钟的克罗地亚,即便有体力上的劣势,却依旧打出了酣畅淋漓、锲而不舍的攻势足球,赢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尊重和喜欢!

克罗地亚,以及克罗地亚足球,再一次站在全世界面前,让更多人认识了它们。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法国Vs克罗地亚, 佩里西奇大力抽射曾一度扳平比分。

克罗地亚狂想曲

于很多人而言,克罗地亚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说起欧洲,他们脑海中冒出的,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克罗地亚的确是一个“小国”,它人口仅有420万,相当于广州的白云区+番禺区;它的建国历史也很短,它是1992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之后,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于世界的。

很多人对克罗地亚的前身南斯拉夫并不陌生。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如今已从地图上消失,但在20世纪却也算是声名远播,虽算不上世界级大国,但却能称得上巴尔干半岛乃至近东的区域性强国。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不过,在20世界80年代苏东剧变后,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联盟2003年重定新宪法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出海口变成内陆国,2008年科索沃“独立”。

克罗地亚是最早选择从南斯拉夫独立的,付出的代价就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战争,克、塞两族有超过2万人死亡,50万人流离失所。古典钢琴大师马克西姆-姆尔维察创作了世界名曲《克罗地亚狂想曲》,激昂高亢的旋律,诉说了饱受战火洗礼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克罗地亚旅游名城橘红色的房顶

“我会为克罗地亚踢球”

长达六年的内战曾让克罗地亚人绝望,好在还有足球。

对足球的热爱,早就镌刻在这片土地人们的灵魂中。曾几何时,南斯拉夫一直是世界杯上不可忽视的力量。那群巴尔干半岛上才华横溢的小伙子们一度征服了世界上的无数球迷,那时的南斯拉夫拥有“巴尔干三个火枪手”萨维切维奇、普罗辛内斯基、潘采夫,拥有斯托伊科维奇,拥有博班,拥有米贾托维奇,还有那个左脚能拉小提琴的达沃·苏克……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被誉为“左脚会拉小提琴”的克罗地亚传奇射手达沃·苏克(网络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南斯拉夫足球的巅峰时刻,那时候足坛都这样传说“上帝将足球天赋平分给了巴西和南斯拉夫”。可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曾经并肩作战的苏克和萨维切维奇,博班和斯托伊科维奇一夜之间成为“敌人”。

但历史证明,上帝并没有将赋予南斯拉夫足球的天赋收回。巴尔干雄风,依旧在克罗地亚身上释放。1998年,独立后首次杀入世界杯的克罗地亚便震惊世界。他们连续战胜德国、荷兰获得第三名。之后,克罗地亚便扛起了前南国家足球的大旗。

民族的多灾多难、对足球的热爱、足球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让克罗地亚足球从不缺故事。在克罗地亚队阵中,有不少人经历过动荡的童年。战乱中,很多人选择了背井离乡,洛夫伦、曼朱基奇随家人迁居德国、科瓦契奇出生在奥地利、拉基蒂奇生于瑞士……

但大部分人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莫德里奇的祖父在战乱中身亡,家中房子被烧毁,和家人一起成为了难民,他曾在扎达尔的难民营生活了整整7年。在中超效力的耶拉维奇回忆说,因为成年男人都去打仗了,他们那时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有足球的孩子就像上帝一样”,没球的,就随便踢些什么。而他连鞋都没有,到14岁时,才有了第一双球鞋。

每个国家都希望借世界杯来证明自己的国际地位,或许对于克罗地亚尤甚。在战乱中成长的一代人,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比任何人都深切地知道“有国,才有家”。而足球就像是最强的粘合剂,让每一个人的家国情怀再度集合在一起,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一切是多么弥足珍贵。

拉基蒂奇的父亲年轻时也踢球,去瑞士后找了一份建筑行业的工作。拉基蒂奇描述自己踢球的动力时说,“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我正在实现两个人的梦想。”

他成名后,瑞士和克罗地亚国家队都邀请他加入。他在作出决定后,想和父亲开个玩笑。

他说:“我会继续为瑞士踢球”。

父亲说:“好的”。

他又笑着改口说:“不,我会为克罗地亚踢球”。

父亲哭了起来……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拉基蒂奇

“最好的东西,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

法国队赢得冠军,但克罗地亚队的莫德里奇加冕了本届赛事的最佳球员。

前两场小组赛,莫德里奇用一记点球和一脚远射,帮助球队取得连胜,为克罗地亚晋级十六强打下了基础。进入淘汰赛后,克罗地亚队连续3场打满120分钟,莫德里奇一直都是场上奔跑最卖力的人。进攻时,他带球突破为队友送上妙传;防守时,他积极拦截屡屡抢断,从不懈怠。

虽然一共只打入两粒进球,但这位老将依然用出众的技术和不知疲倦的奔跑,得到了所有人的掌声。在世界杯决赛前的6场比赛里,莫德里奇的跑动总距离达到39.1英里,约63公里,这一数字在所有参赛球员当中排名第一。他是克罗地亚队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一如当年的达沃·苏克。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中场组织大师莫德里奇

在决赛前,一段珍贵的视频画面被克罗地亚媒体意外找出——5岁的小莫德里奇在家乡放羊。

1985年,莫德里奇出生在一个与他姓氏相同的村落,他的父母曾是附近毛织工厂的工人。作为家中长子,莫德里奇出生后,最常做的事是放羊。

在克罗地亚媒体《24小时报》15日曝出的一段视频中,一个孩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放羊,他一头金发,穿着明显不合身的外套。

《24小时报》写道:“在韦莱比特山腹地,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了莫德里奇的珍贵画面,当时年仅5岁的小卢卡穿着明显大一号的外套,在韦莱比特山的山路上放羊。这是一段拍摄于将近30年前的珍贵视频。”

该视频的拍摄者叫Pavle Balenovic,他于1990年在克罗地亚拍摄有关狼的纪录片。当年Pavle Balenovic在拍摄这则视频时,路过了莫德里奇家。他说,莫德里奇家都是很好的人,他们家正好是在一个狼的栖息地附近。但这原本幸福的一家却因战争而支离破碎。莫德里奇的父亲被强制征入了克罗地亚军队,而祖父也死于战乱。随后他们一家只能流落扎达尔,直到莫德里奇的足球天赋被发掘,成为有收入的职业球员……

在战火中成长,带着沉重经历的莫德里奇,早期的性格其实有些内向、甚至封闭。但长期的职业生涯,让他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尤其是成为克罗地亚队的核心和队长后,他负责、担当的一面显露了出来。他满场奔跑,不知疲倦;他团结队友,失利时鼓励大家,遇到不平时第一时间站出来……他的魅力从不止于足球。

莫德里奇的座右铭是:“最好的东西,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谁能想到,当年战乱中的一个放羊娃,20多年后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之一,带领他的队友一起创造奇迹?最好的东西,从来不是唾手可得,但有志者、有恒心者得之。

莫德里奇、克罗地亚足球队、克罗地亚,都是这句座右铭的最好证明。而世界杯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宴,或许也在于此,它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见证奇迹,并带给我们力量。

“最好的东西”,四年后我们再会!

克罗地亚,足球背后的多灾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