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严格讲,康石石今天的标题不够明确。实情是,因为康石石确实未能将根植于多数人心里的一种“神逻辑”精准概括:比如说,我想申请Parsons的服装设计,我就认定Parsons的毕业生作为我的授课导师。

这个逻辑在同学们,甚至家长眼中是如此理所应当的通畅。但历年艺术留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恰恰很难令持有以上观点的各位,自圆其说。

大家可以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实验——问你周围拿到顶级院校offer的师哥师姐三个问题:

1. 你的作品集辅导老师毕业自哪个学校?

2. 你拿到了哪些院校的offer?

3. 你最终去往的Dream School还是自己当初认定的那所学校吗?

大家得到的答案肯定各不相同,但其中存在以下共性:

1. 在参加作品集辅导之前,自己心中向往的院校通常只有1-2所

2. 在参加作品集辅导之后,自己心中向往的院校数量多至4-5所

3. 在赴国外院校留学之后,自己心中向往的院校会扩充至10所以上

虽然问题与答案之间看似没有严丝合缝的必然联系,但这却隐含了问题的内在关键症结——

个人认知的滞后与升级

以康石石这边的学员举例,G同学,汉艺2017届,在初到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教育咨询服装设计的时候,想去的学校是中央圣马丁,这几乎与所有想去英国的小伙伴们想法一致。

英国三大服装院校--圣马丁、皇艺、伦时,几乎每一名向康石石咨询作品集的同学没有出过这个圈。但G同学在成功申请中央圣马丁之后,却最终没有选择前往这所几乎所有人心目中的顶级圣殿,相反选择了非常冷门的威斯敏斯特,同时他的授课老师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

G同学 2017届 成功申请 中央圣马丁,威斯敏斯特,金斯顿大学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众所周知,康石石所在的机构有毕业自中央圣马丁的服装设计导师。但这名同学的导师毕业自金斯顿大学,如果套用大家的既往认知便会非常颠覆,心中不禁疑惑:“金斯顿毕业的老师,会有实力带出圣马丁的学生吗?”康石石其实不用为大家做特别解释,大家即可心领神会。

道理很简单:时尚设计大师阿玛尼建筑出身,建筑大师安藤忠雄非科班出身,马云爸爸来自于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名校背景能为个人实力背书,但无法完全等价于个人实力。

究竟什么样的作品集导师,是能够带同学们成功申请名校的老师,同时作品集导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康石石需要在暑假来临,各位即将参加作品集辅导之前为同学们阐明,便于大家挑选到最合适的作品集机构与辅导老师。

好设计师≠好老师


这是一个大家接触不到相似经历的康石石亲身体验。因为大家来到康石石这边参加作品集培训见到的已经是我们层层选拔出的优秀教师,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通过率约为1/100。

我们的筛选机制除了同学们普遍最为关注的教师实力与海外背景外,“教学表达力”同样是聘用人才的核心评判标准,因为好的设计师不一定是一名好的作品集导师,通俗讲:我们要招聘的是一名能把课讲明白的好老师。

同学们在学校里应该有过类似的体会,比如:我们找学霸请教问题,学霸A能从头到尾给你条理清晰的将问题解释清楚,学霸B很可能就只跟你说,这个你看书上P78页就明白了。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最可怕的是,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学霸B不肯给你讲,而是学霸B已经将知识融会贯通,你如果追问一句为什么,他会回答你:感觉啊。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这下大家懂了吧,不一定顶级院校的学霸一定会是一名好的作品集老师,但他可能会是职场中最优秀的设计师。

所以在各位挑选作品集机构导师的试听环节中,最关键的不是:

验证一家机构有没有毕业自Dream School的老师,而是试听专业导师能否为你将知识解释清晰,同时抓住试听机会判断授课导师的专业水平。

如何给自己安全感


其实,康石石特别理解同学们:因为申请Parsons,找Parsons老师辅导,是最轻易便能够收获安全感的方式。但这种安全感的收获,反而会在自己真正的辅导过程中害了自己。

比如,同学们学雅思找了一位口语8.5分的Tony老师,大家便会开始潜移默化的暗示自己口语能过6.5。同学们交钱参加辅导,购买的服务不应由“优质的教育”变成“导师光环下的安全感”。将导师的成功经历迁移至自己身上,只会令自己持续处于心理舒适区,并不断安慰自己:不用着急,有Tony老师照着我呢,Tony老师那么优秀,我一定没问题。但最终结果如何,各位自己心里都非常清楚。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下面,是康石石观察在自己身边上千名已经成功申请名校的孩子们,总结出的一些共性,或者说可遵循的规律,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1.选择作品集机构,自己认真做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其实非常简单:不要单纯相信百度上的推广广告,更要对比各家机构在知乎、公众号每日发布的内容,谁在专心做教育,谁在认真梳理教学经验,其实非常容易分辨。

2.选择作品集机构,要听自己学长学姐的经验

康石石无数次碰到过类似案例。上周又有一名同学联系到我的小助手,说某机构的导师不认真上课,学不到东西,自己当时也没再多打听,就签约了。后来向师哥师姐一问,大家的口碑出奇一致,悔不当初。

3.听导师话≠自己没主意

这点需要强调,因为康石石太了解各位学艺术的同胞了,都特别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的观点最正确,老师苦口婆心也听不进去。最终是自己撞了一遍钉子,绕回来发现,还是老师说的对,但是耽误过去的时间不正是各位提交作品集前的创作时间吗?

4.多跟老师约课,回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可能也是大家在大学前,上课上伤了,变得特别不爱上课。可能还是大家在大学中,不交作业习惯了,变得一听留作业就不爱动手。抱有以上两种观点的同学们,无论你的辅导老师是从哪毕业的,有多会讲课,你花的钱换来的都只是心里的安全感,害得全是自己今年的申请进度。

5.别墨迹

放下你手中的王者荣耀,别吃鸡了,上淘宝看看自己氪了N多金,花了大把时间的账号是不是还没淘宝的10元账号值钱。

作品集老师不会选,一首《凉凉》送给你

好好准备作品集,留学回来找份好工作,不比在一个终究会被淘汰的游戏上投入精力强太多。

Final:今天的内容,康石石希望告诉大家的是:选老师,要选能教会你的,而不是选大牌的。而且一家重视教学的机构,内部教学经验都是共享的。正如开篇康石石提到成功辅导G同学申请圣马丁的老师毕业于金斯顿大学,大家认为很难理解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我们的服装教学团队,不仅有圣马丁的全职导师,还有Parsons的全职导师,大家相互交流合作,反正都为学生好,教给学生知识,何乐不为?


艺术留学&艺术作品集咨询:

汉艺国际教育--康石石作品集指导团队

垂询电话:400-879-06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