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覽│東社片區一塊30畝用地獲拍1.44億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觀橋現雛形!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News quick reference

新聞速覽一分鐘

1

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觀橋現雛形

6月11日,汾河三期工程起始點1.2公里處,我市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觀橋現雛形。從汾河東岸望去,這座人行景觀橋呈曲線形,形狀類似皇冠,被譽為“汾河之冠”。建成後,這裡將是市民散步休閒又一好去處。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2

太原6條路段實現“綠波”優化,速度符合就能一路綠燈

從太原市交警支隊獲悉,為了提高迎澤西大街—迎澤大街全線、府西街、府東街、長風西街、新晉祠路(廣博街—長興南街)車輛通行效率,縮短車輛行程時間,太原交警支隊交通對策研究室經過多次調查研究,對上述6條路段進行了綠波協調優化。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迎澤西大街—迎澤大街全線

迎澤西大街9個路口:西中環、小井峪、前進路、和平路、公園路口、千峰路、理工大、大王路、晉祠路。

迎澤大街7個路口:省委、桃園路、省人大、新建路、南海街、解放路、青年路。

平峰的協調方向均為西向東,建議行車速度為50km/h;早高峰協調方向均為西向東,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晚高峰協調方向均為東向西,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

迎澤西大街白天平峰期間可連續通過9個路口,用時約5分40秒。迎澤大街白天平峰期間可連續通過7個路口,用時約3分鐘。

相比之前,車輛停車次數縮短到1次或者不停車,車輛行程時間縮短了約38%。

府西街、府東街

8個路口:桃園北路、旱西南二條、新建路、魚池街、解放路、柳巷、五一路、雙龍巷。

平峰的協調方向均為西向東,建議行車速度為45km/h;早高峰協調方向均為西向東,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晚高峰協調方向均為東向西,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

府西街、府東街白天平峰期間可連續通過8個路口,用時5分鐘。

相比於做綠波協調優化之前,車輛停車次數縮短到1次或者不停車,車輛行程時間縮短了約43%。

長風西街

6個路口:德育路、西中環、和平南路、省檢察院、千峰南路、晉祠路。

長風西街白天平峰期間可連續通過6個路口,用時4分10秒。

相比之前,車輛停車次數縮短到1次或者不停車,車輛行程時間縮短了約39%。

新晉祠路(廣博街—長興南街)

5個路口:廣博街、長興北街、廣北街、中院、長興南街。

平峰的協調方向均為北向南,建議行車速度為50km/h;早高峰協調方向均為南向北,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晚高峰協調方向均為北向南,建議行車速度為40km/h。

新晉祠路白天平峰期間可連續通過5個路口,用時約2分鐘。相比之前,車輛停車次數縮短到1次或者不停車,車輛行程時間縮短了約29%。

3

東社片區一塊30畝用地獲拍1.44億元

萬柏林區東社片區一塊約為30畝的用地被一家知名企業以1.44億元摘得。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太原國土資源局對位於萬柏林區東社村的HGZ—1812地塊進行了出讓公示,該宗地面積為19543.46平方米(約為30畝),用作居住兼容商業。這宗地東至窊流路、西至東社舊村、南至石膏街、北至北車,大致位於石膏廠街與西中環交匯處,地處玉泉山公園腳下。

拿下該地塊,開發商看中的也是這塊地的潛力價值。值得一提的是,HGZ—1812地塊北臨北中環,南接西中環,交通便利,周邊還有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六十一中、太原汽車客運西站、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等配套,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4

水韻太原入畫來,省城“八河治理”工程巡禮

與北排洪溝隔汾河相望,北澗河、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正在進行最後的園林綠化;與其並排的河西地區的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沙河、風峪沙河……治理工程也已進入收尾階段。本月末,“八河治理”工程將全面完工,屆時,有山有水、顯山露水、青山綠水的美好景象將展現在太原市民眼前。

新闻速览│东社片区一块30亩用地获拍1.44亿元!太原第二座跨汾河人行景观桥现雏形!

“在河兩岸鋪設了汙水管線,把曾經直排河道的汙水截流到市政汙水管線中,最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今後,北沙河的汙水絕不會流入汾河。”在北沙河施工現場,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中心施工科科長常小浩說。

常小浩介紹了“八河治理”工程的重大環保意義。多年來,“一水中分、九河環繞”的太原因水而美,也因水而擾。

在市區,由於部分區域雨汙分流尚不完善,汙水連同雨水匯入河道、排洪渠、緩洪池,最終通過排汙口進入汾河;由於沿線單位、居民眾多,河道成了垃圾、汙水的消納場所,幾經清理,面貌未能徹底改觀。今後,“八河流域”徹底實現雨汙分流,市民再無黑臭水之擾。

未來,汙水將通過地下一座座連接井匯入新鋪設的汙水管道,進入汙水處理廠。雨汙分流不僅提升了城市汙水收集率、汙水處理率,消除了黑臭水體,避免汙水對河道、地下水的汙染,改善城市水環境,還將進一步提升河道防洪能力,防洪標準將達到100年或50年一遇。以虎峪河為例,河道上游增建了沉沙池,雨季雨水將匯入沉沙池沉澱過濾,再與沿線單位、居民區產生的生活汙水一道進入位於晉祠路下方的汙水主管網,最後進入晉陽汙水處理廠。經過處理的中水,通過河道沿線敷設的中水管網回用於河道的水體補給,或是市政、環衛作業使用,水環境得到治理,還實現了綜合利用,一舉兩得。

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八河治理’工程,今後北沙河、北澗河、虎峪河等城市水系將徹底告別汙水橫流,再現清水複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