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騰訊始終把微信朋友圈的發表純文字操作停留在所謂「實驗」功能階段?

叫我東海


微信從一開始考慮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用戶

張小龍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過,“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不允許發文字,或者說不鼓勵發文字的。不光是怕氾濫,這裡有個基本的假設,要一個人寫一段字的難度遠遠大於他發一張圖片,對於一個普通用戶來說,你讓他一天寫一段話出來,而且這段話還得讓別人看到,他還要寫得好,其實很難。我希望我們的產品是每個人都能用的,那麼,圖片是最好的介質,圖片每個人都會發。”

事實也證明,如今朋友圈仍然是圖片、公眾號文章為主,少有的文字,也都是摘取網絡段子,或者是統一配好的文案。


匹配不同用戶需求

純文字朋友圈的入口可以說是比圖片朋友圈隱藏得要深,原因也在此。對於有需要發純文字的用戶來說,即使入口隱藏再深,他們也不會反感,而對於只想簡單發圖片的用戶來說,能不能發純文字他們根本不在意,不得不說,張小龍的確是個一流的產品經理。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朋友圈純文字功能這幾年經歷了“小三上位”的歷程,這其中是微信的妥協。

2013年,微信早期版本中便把朋友圈純文字功能隱藏得很深,需要長按相機標誌才能出現純文字輸入框,而如果發圖文,只需要點一下相機標誌就可以了。出現純文字輸入框前,微信官方還會彈出一個提示框,大意就是你們別太依賴純文字朋友圈,這個以後可能會取消,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更重要的是,純文字朋友圈並不能進行分組,分組功能可是微信朋友圈的核心功能,很多人本來想發純文字朋友圈,為了分組,只能硬找張圖配上。

所以,在早期版本中,微信官方是把純文字朋友圈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正如張小龍所說,在第一版的微信版本里,是沒有開發純文字朋友圈功能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不發純文字。開發團隊認為,圖片比文字更具有豐富的展示性,所以“半強制”地讓用戶發圖文,為的也是保證較高水平的朋友圈內容質量,這也是微信的“調性”之一。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純文字功能不僅沒有被刪除,反而真正“上位”了,成為幾乎與朋友圈圖文平行的功能。

在後續的微信版本里,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純文字的通道還是長按相機標誌,但提示框不見了,而且也可以像圖文一樣進行分組。

這也是微信在不斷迭代中的對市場洞察的加深和對用戶的妥協,在微信運營過程中,微信通過後臺數據發現,用戶發純文字朋友圈的頻次遠遠比當初預想的高,而且微信官方也收到很多用戶的反饋,要求完善純文字朋友圈功能,所以目前比較完善的純文字功能也是微信順應用戶需求的一個結果。

微信是一款偉大的產品,開創了國內社交的新時代,在很多方面都是培養、引導用戶的使用習慣,而不是順應用戶的使用習慣,比如給好友轉賬發紅包需要好友確認才能領取、朋友圈評論內容刪除後仍然有評論點贊更新提示、消息撤回後會產生提示……這些都是豐富很多可能會產生交流的場景,一切都是為了讓用戶更多地聊起來,提高社交生態的活躍性。

但在一款好的產品真正磨練成熟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產品經理以超前的眼光去引導、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也需要適當地順應用戶的需求,這樣才能逐漸迭代出最適合廣大用戶的產品。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關注一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