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主加:把各族群众拧成“一股绳”奔富路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陆切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东主加。除了带领全村走上一条致富路之外,他更为人称道的是——“一个好人”,同时还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重量级”荣誉。

陆切村,属于传统牧业村,村民们经济收入单一。因此一小部分草场上出产的虫草,曾使村民们一度矛盾重重……

东主加作为基层人大代表,陆切村党支部书记,在2007年到2016年的九年时间里,除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搞好民族团结工作是最重要的事”。他说“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办成正事儿”。

“为了让有限的虫草能够公平分配,十年前村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将村里的6个社分为几个小组,通过抓阄来决定草场位置,这种‘凭手气’的方法起初得到村民们的认同。可是,还没等到具体实施,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由于草场光照、降水不同,冬虫夏草的产量也不同,许多村民因此又反悔了,都抢着要产量高的草场。”回想当年解决草场纠纷的经过,东主加记忆犹新:“关键在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我们是不是能搞好团结,能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于是经过管委会的再一次协商,大家一致决定,采取每年轮换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制度出台,问题迎刃而解,赢得了牧民的一致好评。至此之后,东主加更加确定: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真正“讲发展”。

贵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桂英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东主加经常深入群众,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要求,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也把大家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这一点,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实属不易。

打开手头的“代表先进事迹”资料可以看到:东主加长期帮扶多名困难户,春耕时为他们送去化肥、农资,农忙时帮助他们干活,冬天又为他们送去燃煤,对于没钱看病的困难群众,他自掏腰包,资助他们就医看病。更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他帮助的群众除了藏族村民,还有回族、撒拉族、汉族、土族………

似乎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没等发问,陆切村一名村干部“解疑”说:“我们村321户村民中,除了藏族,还有回族80户、汉族30户、撒拉族20户、土族17户……东主加每次资助别人的时候总是非常注意公平,他的原则就是‘每个民族的同胞都不能落下。’不光是在我们村,邻村的不少其他少数民族群众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所以,一般他说个啥话,大家伙儿都听他的!”

如今的陆切村,在东主加和村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奶牛养殖场、一大批养殖大户带领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小康路,在这种“一切都越来越好”的形势下,东主加依然认为,每个少数民族村民都要知道,是共产党带领大家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大家必须要紧紧团结在一起,思想上有共同的认识,劲儿才能往一处使……( 作者:乔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