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新業拓新路 靠山吃山能致富——寶興縣明禮鄉鄉村振興發展見聞

新村新業拓新路 靠山吃山能致富——寶興縣明禮鄉鄉村振興發展見聞

重樓長勢良好,唐小燕(右)與羅春康(苟必印的兒子)喜笑顏開

新村新業拓新路 靠山吃山能致富——寶興縣明禮鄉鄉村振興發展見聞

莊子新村聚居點一隅

7月12日早晨,大雨下了一夜仍未停,寶興縣明禮鄉黨委書記趙英康嚮明禮鄉趕去。

此時的明禮鄉,紛飛的細雨糅合著山頭飄逸的霧氣,散落在各個村民聚居點,組成清秀宜人的水墨畫卷。

來自成都市青羊區的汪文德夫婦已在此安住數日。在他和友人看來,這裡素有“小峨眉”之稱的鐵坪山雖然尚未開發,少了登高望遠的美景,但滿目蒼翠、空氣清新、舒爽溫度,以及可口的生態美食,非常適合喜靜的老年群體在此休閒避暑。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明禮鄉打造“五美新村”、發展特色庭院經濟,乃至脫貧奔康,帶來不可多得的先天基礎優勢。

新村美

業興人和家富村美

作為寶興縣災後重建的14個新村聚居點之一,明禮鄉莊子新村規模不大,只有23戶村民,整體依山坡修建,以階梯式呈現。錯落有致、各具風格的棟棟新居互為統一,各色綠化帶穿插其中。

拾階而上。一家四樓一底、總面積近1000平方米、名為“又一邨飯店”的農家樂進入視線。

農家樂主人叫楊紹志,他家原本在距場鎮約5公里的山岡上,石木為牆、青瓦為頂。災後重建中,從蘆山縣到寶興縣明禮鄉成家立業的楊紹志,用自己開過小餐館、跑過長途運輸的經驗,以新家為新業,在2016年初開辦起明禮鄉首家農家樂。

沒有名山古蹟,但有青山綠水和明禮鄉發展鄉村休閒度假旅遊的機遇。

開業當年的首個旅遊旺季,楊紹志在7月、8月實現收入3萬餘元;去年,農家樂經營狀況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新村出了新興產業致富帶頭人,楊紹志被更多村民所知。去年7月,通過新村居民投票選舉,楊紹志當選為莊子新村自管委主任。

此時,明禮鄉黨委政府加大對鄉村休閒度假旅遊產業的引導和支持力度。“莊子新村規模雖小,但周邊生態環境優越,村民新居房間多有閒置,具備聯戶發展的基礎。”趙英康介紹。

今年6月,在鄉黨委政府、莊子村村委會、新村自管委三方牽頭和實施下,明禮鄉鄉村休閒度假旅遊邁出探索實踐的第一步:以楊紹志的農家樂為圓點,提供集中餐飲服務;聯合新村村民利用空餘房間,在裝飾裝修後用於遊客接待;客房安排由新村自管委負責,不分親疏,保證每戶參與群眾均有收益。

“目前剛起步,還有很多事項需要完善,只有為良性持續發展打好基礎,才能實現共同致富目標。”楊紹志介紹,截至目前,新村自管委已與6戶村民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總計可提供36間客房,“具有明禮特色的民宿旅遊,將是我們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勤耕耘

規模小也能腰包鼓

不僅是旅遊業。對傳統農業產業因地制宜的科學定位、創新發展,將為村民尋求長足發展,進而實現覆蓋全鄉的“產業美”。

充分利用豐富野生山藥資源馴化種植,就是其中一項。邁出第一步的,是明禮鄉莊子村村民彭學強和董塵。

見到彭學強時,他剛從山上查看山藥長勢歸來。山藥種在海拔約2000米的山上,從2014年起至今全村已發展至540餘畝,其山藥於去年底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獲得有機認證。

趙英康介紹,明禮鄉僅有446.5畝耕地,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畝,缺乏大規模連片發展的基礎,“如要實現長久富裕,唯有提高有限土地產值才是出路。”

彭學強說,因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其山藥畝產最高約1000公斤。產量低並不意味著收入少,他的13畝有機山藥去年收入18萬元,遠高於常規種植模式。

負責有機山藥營銷的董塵表示,明禮鄉採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在該鄉百里村、聯合村擴大有機山藥種植規模;經前期摸底調查,聯合村已有50餘戶願意加入合作社共同發展。

莊子村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軌,而力爭今年實現“村摘帽”的貧困村聯合村,在“庭院經濟”上也取得一定成效。

立足聯合村耕地少、傳統農業產值低、勞動力缺乏等實際,該村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後地塊發展高附加值草本中藥材——重樓。目前,該村已發展重樓30餘畝,覆蓋全村近70%農戶。

村民苟必印在自家院壩種了約20平方米的重樓,作為育種“基地”。“這些已裂開果囊的重樓,裡面的種子是橘黃色的,待成熟時則會變成深紅色,可值錢了。”聯合村第一書記唐小燕透露,去年曾有人出價3萬元購買這一小片種苗,但苟必印沒捨得賣。

村民爽朗的話聲笑聲,讓趙英康頓覺心情舒爽:從依託山桐子、藤椒、羊肚菌打造“立體生態林業”,實現生態、經濟、產業良性互動;再到積極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等農業產業發展模式,明禮鄉振興發展的路必將越走越寬。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孫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