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姜:诗经里的最美女子

庄姜:诗经里的最美女子

庄姜:诗经里的最美女子

0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来形容女子容颜俊俏,眉眼带笑时顾盼生辉,神态极其动人心魄,令人销魂。

此名句出自《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怎一个“美”字了得!而这些优美的诗句所写的女子叫做庄姜,她是齐国公主,嫁到朝歌,为卫侯之妻,是历史上第一个因美貌而走进诗经的女子。

方玉润《诗经原始》有云:“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可见庄姜之美,难有比之。其后描述美女,几乎都逃不出此诗定下的标准,逃不脱庄姜的影子。无论是《洛神赋》的甄洛,还是《长恨歌》的杨玉环。

庄姜有着倾城容颜,高贵优雅的气质,长得很是灵秀动人。她的身世显赫:贵为齐国公主,卫侯之妻,才情更是千古流芳,名载史册。她是文学家朱熹颇为欣赏的才女,朱熹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首位女诗人。

庄姜,姓姜,为姜子牙后人,因嫁于卫庄公,而得此名。这个诗经中存活了几千年的女子,她的美蕴含着无穷的内蕴和气质修养,在历史的长河里荡漾着无穷的香韵。

孔夫子也曾对庄姜大加赞美。《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意为:绚烂的图画必须在白色的绢子上才能画得出来。庄姜看起来那样的美,最重要的是因为她的品德。有品德,美才能是真正的美。如果没有品德的话,其美也就显现不出来。

庄姜:诗经里的最美女子

02

庄姜所作《诗经·邶风·燕燕》一诗,被清代大诗人王士祯评为万古送别之祖的一篇名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归,颉之颃这。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归,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之美,美在纯粹、美在自然,美在至简至心。此诗重章复唱,反复吟诵时朗朗上口,情感真挚,更易打动人心。情感循序渐进,乐景与哀情相反衬,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诗·邶风·燕燕》是庄姜写给戴妫的诗。古人有“妇人送迎不出门”之常礼,庄姜为其破例,可见二人情谊深厚。因庄姜不能生育,过继妾戴妫的儿子完为子。庄公死了,完即君位,被杀。戴妫没有依靠,只好回娘家去,庄姜送她,写下这首诗。

一般送行,客人的车子走远,主人也就回去了,庄姜直到戴妫的车子已经看不见,她还留在原地,哭得那样悲痛,戴妫回去不再来了,生离等于死别,更感悲痛“真可泣鬼神矣”。

“燕燕”有着说不出的轻盈,莺软和娇爱。在古代,“燕燕”却是春天里人们伤心的见证。《燕燕》叙事,有虚有实。何谓虚?虚就是诗人所叙之风物情怀,即兴所发之自然景观。何谓实?实就是诗人所咏之情景背后的历史典故。前者即情,后者即志。然而,这还只是其中一面。再细细回想,所言之志,却在诗人吟咏中虚化了,而原本不过是兴之所起的情却在诗人眼里实化。此之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看燕燕上下双飞,羽毛舒张,是一派很好的春光。然而,此景衬悲情,“远送于野”,“远送于南”,送了一程又一程。“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离殇之别心情沉重,恐再无相见之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此情此景,景同心同。从此后,燕子去了,还会归来。伊人远去,春风不再。或许是顾影自怜,或许是前车在鉴,庄姜心中的伤感是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戴妫丧子大归的处境深切悲怀,庄姜待完如亲生子,因而是真情流露写得感天动地。自此以后,“燕燕”也就成了继杜鹃之后又一种伤心的痴情的鸟。辛弃疾在《贺新郎》一词中就用了这个典故:“ 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这次离别之后,怕是再无相见,依依惜别情似断人肠。

庄姜:诗经里的最美女子

03

上天赐与庄姜美貌、才情,却剥夺了她生育的能力。卫庄公脾气暴庆,好色。后来,他又娶了陈国的厉妫和戴妫。伤心不已的庄姜,不是善妒女子,她的修养促使她在诗歌中寄托哀思,常常“耿耿不寐”、“忧心悄悄”。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柏舟》诗中,庄姜自喻柏木。柏木之舟质量坚实细密,好似自已才貌双全、德才兼备,却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卫庄公对庄姜并不怜惜,庄姜的隐忧无法排解,耿耿不寐“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写的都是她忧愁的情绪,摆脱不掉的苦闷。意象联想十分贴切。

庄姜对卫庄公好,然而卫庄公却不屑,沉浸在他的温柔乡里,丈夫既对她不好,身边那些小人也一齐落井下石,庄姜只能忧心悄悄,只能是“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只能仰望天空,渴望自由、幸福,希望象小鸟那样白由飞翔。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一诗,朱熹认为:“庄公惑于壁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己也。”庄姜在卫宫中的“夫位”的处境并不好,她的抑郁悲伤,通过此诗表露无遗。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日月》,心情随之低落、悲愤。高享《诗经今注》:“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而《诗序》中说:“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自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于困穷之诗也”。卫庄公薄情、滥情,使得庄姜心生悲凉。与日月倾诉,走投无路的呼吁,念及父母,这正是穷而呼天,“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的人生至情。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读了《终风》让人心疼,从骨子里疼。《毛诗序》:“《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诗集传》:“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

其实,抛开显赫的家世,庄姜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渴望美好的爱情,美好的婚姻生活,渴望卫庄公的疼惜呵护。她借刮风、下雨、天阴、打雷不满卫庄公的喜怒无常,放纵无礼,粗暴傲慢的性格,和善于调笑的浪荡,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悲哀。然而她内心没有怨怒,只是在深夜不眠,期望他能够心中挂念自己,疼惜自己。

悲伤时的诗人,属于自己,那些疼痛的文字,都是无奈的叹息。庄姜,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因美貌而走进诗经的女子。她把婚姻中的不幸化为高洁的品行与才情,写进诗文。透过她的诗文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不仅容颜出色,德才兼备,更是有着高尚情操,流芳于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