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本文首發醫聯APP

你有沒有想過,今天可能是你最後一次加班,最後一次做手術,最後一次送孩子上學,最後一次和家人團聚……

今天朋友跟我說,他的鄰居坐車探親路上突發猝死,感覺太突然了。但是,詳細瞭解後得知,這位鄰居常年血壓波動於 190/100mmHg 左右,並且拒絕服用降壓藥,長期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

猝死

貌似一個突發事件

但其實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近些年,我們不斷會看到這樣的報道: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猝死,似乎成為了當代人的“C位”詞彙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猝死

WHO 定義為 6 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不能預期的突然死亡。

  • 半夜急診心跳飆升到150bpm時

  • 連續幾臺手術做完眼前發黑時

  • 收10個患者吃不上飯時

  • 大搶救結束心慌手抖時

    ……

醫護人員總有那麼幾個瞬間,擔心自己真的猝死了。我們經常開玩笑,患者出院了,醫生和護士一級護理了。

大家周圍有多少人,連拒絕別人都覺得殘忍,但是對自己下手比誰都狠,長期把身體和精神按在地上摩擦。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疾病角度,猝死病因有以下分類: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由於主觀和客觀原因,很多人長期處於非健康生活狀態,但是,我們應該儘量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尋找放鬆,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及時干預,注意體檢和及時適當的臨床治療。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其實,道理特別好講也好聽,但是卻不能代替和阻擋痛苦,別等到躺在病床上才開始後悔,面對面嘮嗑比在墳前哭訴強多了。

最後,大家珍愛自己這脆弱的身體吧,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