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视角:酷暑下,“重庆制造”寒冬来临

Kopu导读:凭借抖音爆火的重庆,山城的火锅和山城制造同属重庆特色,同样也给看官以深刻印象。但山城今年一季度却交出一份7%GDP增速下滑的答卷,另外更有甚者,重庆老牌得分项制造业也开始出现萎靡现状,部分产业龙头或亏损严重,或股权质押,或寻求金融支持。炎炎酷暑下,重庆制造业正迎来艰难危急的经济寒冬。

Kopu城市视角:酷暑下,“重庆制造”寒冬来临

俗话云:全世界每三台电脑就有一台出自重庆。这一句便道出重庆在全球电子制造业格局中的异军突起,尤其是电子产业中的笔记本电脑产业,这可以归结于重庆08年后"渝富模式"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为重庆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开辟新的土壤,也一度成为重庆人拍案喝彩的典型。在此期间,重庆的GDP增速常年领跑全国,光彩熠熠。

但短短十年,重庆似乎又成了风口浪尖的山城,不断爆出产业龙头难以为继、大幅裁员、利润下降颇多等负面消息,陷入困境的企业,或求援银行、股权质押、停工停产,来暂时缓解公司压力。Kopu君也了解到,今年的1-5月,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只有1.9%,这个数字代表的是,在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上,重庆正迎来最迅猛的暴风雨。

Kopu解读:重庆制造的寒冬现状

至于重庆的局面具体有多严峻,暂且由Kopu君带来一些数据以探看。

首先,在2018年上半年,100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有33个没有按期达产。

另外,先看一组横踢数据:在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中,制造业增长只有1.3%,比1.9%的工业整体水平还要低。39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是负增长,而2017年,保持增长的数量是31个。

将这个阶段数据与全国进行比较,差距相当明显。2018年1月~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也有6.9%;最新公布的半年数据,则是6.7%,都远远高于重庆1.9%的增长水平。若与重庆历史数据相比,差距更大。2017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在10%以上;再往前的2016年,也维持在10%以上;2015年,1月~5月的增长更是达到11%。

Kopu城市视角:酷暑下,“重庆制造”寒冬来临

图注:重庆2017年1月~5月工业趋势

另外重庆的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制造业也出现增长疲惫。增长最为迅猛的电子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在去年4月达到34.4%,随后一路下滑回落到30%以下;而汽车制造业总产值累计增长在2月破10%后,也开始了持续下跌,长安汽车的利润额甚至同比下降68%,重庆制造真的相当不容乐观。

Kopu解读:制造之困,何药可解

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下降一方面与市场汽车保有量相关,但一方面也确实是摸到了行业的天花板,电子制造业亦同。Kopu君认为,山城制造业背后的产业困境,实则是大环境下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和销量见顶,但更重要的是重庆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创新时代下,核心竞争力过于虚弱,才最终导致重庆制造业跳水式的下滑。

Kopu城市视角:酷暑下,“重庆制造”寒冬来临

对于重庆这种工业快速发展,但是制造业处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的地方而言,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其不良影响很容易被放大。这说明重庆的制造业,还缺少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需要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拔高制造业的研发创新,减少对外资和外来技术的依赖,提高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一味地寻求外资简单粗加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技术时代要求,全球产业变迁,区域产业调整,新的发展阶段,给重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自始至终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变重庆制造为重庆智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