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最近的汽车市场可谓是大事件不断,前方长城与宝马合资刚刚落地,接着宁德时代又拿下宝马订单开始进军德国,而后德系几大巨头纷纷传来消息将与中国企业合作。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而特斯拉也不甘寂寞,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投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特斯拉将会在临港地区独资建立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超级工厂,并计划达到年产50万辆的产能规模,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是属于外资独资性质。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事实上,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早已不是新闻。从三年前开始,特斯拉在沪建厂的传闻就频繁传出,但一直没有得到特斯拉的官方回应。由于资本市场普遍看好其在中国建厂,所以每次传闻特斯拉都有不同程度的获益,这也让外界一度认为这是特斯拉为了拉升股价所释放的“烟雾弹”。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在去年6月22日,又有消息称,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在华建厂协议,且特斯拉至少会与一家上海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当天特斯拉与上海政府签约席位的照片同时流出,但后被澄清“不属实”。不过,马斯克曾公开表达过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强烈兴趣,他认为在本地生产,可免去关税和降低运输成本,可以让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的售价下降三分之一,但同时他也表达出不愿意中国企业合资的意愿,更希望特斯拉能够独资在中国建立工厂。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此后,几乎每月都会有消息曝出特斯拉建厂的消息,但几个月来,迟迟不见它建厂动静,其中一个重要难题,在于国家对于外企独资建厂的政策限制。而前不久,国家宣布扩大开放程度,降低关税,取消新能源汽车外商投资股比限制。今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时间表,其中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将于今年取消。此前,政府规定外资车企只能通过合资形式存在,且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过50%。 这一政策利好无疑加速了特斯拉的入场,所以才有了此次马斯克上海签约之行。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从政策开放到特斯拉签约入场才刚过三个月的时间,可见马斯克想在中国建厂的意愿有多迫切,这其实也与特斯拉目前的生存状态有关。根据特斯拉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虽然营收34.09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6.96亿美元,但净亏损也达到了7.85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创下了历史亏损的最高纪录。特斯拉问题出现在了产能上。由于特斯拉在装配过程中,手工装配的比例太大,仅电池的坏品率可能高达20%,特斯拉Model 3的周产量只有2000台左右,高成本和低产量导致了特斯拉危机。并且由于产能不足,导致特斯拉的预购订单遭遇大面积的退订,订单的缩水,也加剧了特斯拉资金紧张的问题。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此外,由于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国际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在将在7月6日加征25%的关税。特斯拉就在被征收的范围之内,而特斯拉在中国销售额达1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这次加征关税势必会对特斯拉造成巨大的损失。虽然特斯拉已经上调了自己车型的售价,其中特斯拉在售的Model S和Model X全系价格均有所上调,涨幅最大的车型达到24.06万元。但这明显不是长久之举。所以在中国建厂是特斯拉势在必行之举。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尽管目前在自贸区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往中国大陆并不能减免进口关税,但是,根据特斯拉公布过的在华售价计算公式:中国售价 = 美国售价 x 汇率 + 运输与装卸费 + 关税和其他税 + 增值税。国产化之后,以售价约93-157万元的Model X为例,能为特斯拉公司省下10多万元的运输与装卸费、购置税成本。

特斯拉国内建厂已签订 是多种原因下的促成?

写在最后:

不管特斯拉在国内建厂是否有其他原因,但未来特斯拉车型售价在国内会有所下调是肯定的,而特斯拉国内建厂最“慌”的该属国内某些新能源车企,虽然特斯拉目前在高端市场不会威胁到自主新能源车企,但若特斯拉未来继续扩大市场范围,生产出Model 3等车型,并且售价在30万左右的话,想必一大批的自主新能源只能告别车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