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閉環式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判斷一個人靠不靠譜的三個標誌分別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形形色色。有的人會敷衍你、有的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有多少人,能做到知行合一、內外一致呢?

語言能力是一種很奇妙的能力,之所以這樣說,首先它是我們區分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的最明顯的特徵之一。而且有趣的一點是,通過和一個人的講話交流,我們可以大概判斷出這個人的基本受教育水平、情商高低、性格如何、處事風格以及三觀。有些人長相不加分,但是特別會說話,甚至因為這個圈粉、撩妹都有可能,不會好好說話的,即使你長得像吳彥祖——我只能是“送你離開,別來找我~”(吳彥祖本人除外~)

在某不知名的外企工作給我帶來的一個習慣性認知就是:凡是確認,帶閉環的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不帶閉環的、講話做事沒有輸出一個結果的——出門左拐謝謝,不送。

好好說話|閉環式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閉環思維強調的是:如果別人發起了一件事,你不管做得如何,都要最後閉環到這個發起者。

舉一個生活中的栗子,有個男生一直在約你看電影,嗯,你對他印象還不錯。你倆打算挑一部電影,男生從他中意的演員聊到喜歡看的電影,幾天過去了,這個話題斷斷續續持續了幾天,就不了了之了...最終也沒有敲定哪一步電影、在哪一天你們互相碰面,甚至這個話題就沒有再提起過。

拋開所有因素和狗血的情節不談,這就不是一個閉環的溝通,沒有後續情節,沒有結果。

再比如,工作中,我們在郵件通知合作伙伴或者部門同事習慣性帶上一句:Please confirm***(請確認):請確認收到,請確認理解無誤,請確認什麼時候這個事情能給到我一個回覆...因為“通知到”並不代表“他們理解到你的意思並會準確執行下去”。

好好說話|閉環式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上級給你佈置一項任務,作為下屬應該竭盡全力去完成,而最後不管完成的質量如何都應該在約定的時間內給領導一個反饋,這就是閉環。

比如說我領導要我導一份文件給他,我除了在規定時間內快速地把他需要的文件通過郵件發送出去,還有必要口頭和他說下:“領導,剛剛你要的文件我在什麼時候已經郵件發送給你了,麻煩查收。”不要覺得這一步是多餘的,雖然我也曾經因為懶而沒有口頭告知、自以為通過郵件發送他所需要的文件就已經足夠了。

曾經有一次領導問我:文件做好了嗎?

我一臉無辜(懵逼)地說:領導,我郵件已經發給你了。

領導當時的臉色有一點點不對勁

(我猜他的內心OS是:郵件發了,你也該和我說一下嘛...)

把方案發給領導並不是這件事的目標,而應該通過口頭或者電話方式告知他文件已發,等領導有時間時對我發送內容進行查看,我再去徵詢領導的修改意見。我領導也許沒有意識到閉環這樣的一個理念,但他肯定心理覺得好像我在工作中缺了點什麼。甚至他都無法直接批評,因為我確實把方案發給他了。但是可能在無意識中,我在領導心裡,信任度和靠譜度上會打點折扣了。

假設,我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困難,規定期限內完成不了;又或者,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一個很長的週期,我該怎麼辦?我要怎麼和領導溝通反饋?

千萬別等到領導來問你的時候才告訴他出現了問題,因為如果領導問你,你就被動了;而如果主動/定期彙報,那就會掌握主動權。在領導心裡會留下“積極主動”的好印象。

正確的閉環式原則和做法應該是:

1)任何變動都想想到這種變動給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帶來的影響,第一時間告知他們;

2)及時的反饋,洞察到利益相關者在每個階段對事物的關注程度和相關訴求,尤其是在結束時能夠給對方一個答覆,讓其也在這件事上閉環。

如果任務在你承諾期限內完成不了,告訴領導完成不了的原因、需要的幫助、第二次預估完成的時間,按這個時間再去執行。

好好說話|閉環式溝通才是有效的溝通

我們為了確保溝通有效,要保證信息按時、準確地送到到對方,並且對方準確地明白了我們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習慣性確認(Please confirm)”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也是人際溝通的基本技巧。

語言的傳達不僅要有目的性,並且儘可能要達到目的。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和別人講完一件事情,並不代表事情的結束,不能忽略“對方可能根本沒有收到信息”或者“收到信息忽視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對方收到信息但是沒有理解你的意思”這些複雜的現實情況。不帶閉環的,都屬於無效溝通,根本沒有半點意義,我們需要的是有閉環的溝通,需要好好說話。

自信演講口才:一個為大家提供演講口才、自信演講方面的知識技巧的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zixinyanji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