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祕籍!

眼睛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出現紅血絲……眼睛經常疲勞不適,除了用眼不當外,其實還可能與一個臟器有關,那就是將軍之官——肝臟。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肝臟好不好,眼睛會“說話”

中醫稱“肝開竅於目”,眼睛是肝的外部徵象,肝臟的健康情況,會反映在眼睛上。所以,眼睛問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肝臟的情況。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02眼睛鞏膜發黃:肝炎

鞏膜發黃是診斷肝臟疾病的重要依據,比如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鞏膜黃染"。如果出現角膜色素環,那麼可能是肝豆狀核變性患者。

03眼睛出現黑眼圈:肝功下降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如果在沒有熬夜的情況下,還是時常掛著熊貓眼,那可能是肝功能減退所致。因為當肝臟對於雌激素的滅活能力下降時,色素代謝異常就會導致色素在皮膚沉積,從而引起黑眼圈。

04眼睛出現紅血絲:肝火過旺

吃得過於油膩,容易生悶氣,就會導致肝火較大。肝火最容易影響肝經上行,過旺的肝火到達眼睛時,就會導致眼睛發炎,從而引起紅血絲。

05眼睛乾澀疲勞:肝血不足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黃帝內經》的“五勞所傷”中有一傷:“久視傷血”。這裡的“血”,指的就是肝血。所以,如果經常對著電腦或書本,過度用眼就會消耗肝血,眼睛就會幹澀疲勞。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委員、眼科專家孫偉主任醫師為大家推薦幾個實用穴位和方法,緩解眼病,養護肝臟!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按壓手上三個穴位,

眼睛毛病統統不見了!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01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原穴,可緩解胃痛,胃脹,便秘,噁心,暈車。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取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之前凹陷中。簡單取穴,用拇指第一關節橫紋對準另一手虎口,指尖按壓的凹陷處。

功效:緩解眼睛乾澀

按摩方法:用指腹垂直按壓,局部感到發脹才得氣。

02養老穴

養老穴:疏經通絡緩解治療手麻、腿腳關節疼痛行走不便,腰痠背痛,頸肩疼痛。

取穴:屈前臂,掌心向胸部,沿著手背的無名指與小指掌間隙向下順延至腕部突起的骨頭內側凹陷處。養老穴較深,不易找到,必須採取固定姿勢。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功效:消除眼睛模糊

按摩方法:用指腹垂直按壓,局部感到發脹才得氣。

01

後溪穴

後溪穴:小腸經上的一個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它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取穴:把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功效:預防眼睛疲勞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時對著後溪穴發力,由於手上的穴位比較敏感,按摩的時候力度要合適,不要過重而傷及手上的皮膚。

經常喝這杯 非常養肝

前邊提到肝臟是將軍之官,也是影響眼睛健康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眼科主任推薦一杯茶,經常喝一杯,非常養肝,趕緊看看吧吧!

溫服三七粉

清肝排脂保健康

三七具有強大的保肝作用,能清肝排脂,化解肝臟多餘脂肪,防治脂肪肝;還能解毒疏肝,排除肝臟毒素,防治酒精肝;另外,還可以促進微循環,改善肝臟代謝,有效提高受損肝臟自我癒合,持久保護肝臟。一天一勺,長期服用,肝臟更健康。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吃法:最簡單的三七食用方法就是早晚用不超過40攝氏度的溫水沖服3克三七粉。

推薦:如果一開始吃三七粉,不習慣它的味道,可以放點蜂蜜或者直接拿牛奶沖服。

本期專家孫偉主任

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

介紹:是首屆國醫大師顏正華的嫡傳弟子,視清光明法創始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委員,中醫科學院專家組成員。

擅長治療:視網膜脫落,黃斑變性,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混濁,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病變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特別強調:

大家有任何眼睛方面的疾病,可以積極留言給我們孫偉主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您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