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架遇險情,故事要換一套講法

2017年最瘋狂的一個風口——無人貨架,已經走到了一個“不升級就死”的尷尬路口。

無人貨架行業始於2015年,而經資本催熟、品牌井噴的局面,卻集中於2017年。這一年,40多家大大小小的無人貨架品牌瘋狂地融資、鋪點位,堪稱盛景。把一個堆滿零食的貨架放進辦公室,一門如此簡單粗暴的生意,開始了高調的擴張。

而到了2018年,所有無人貨架的新聞,好像都不太樂觀。

無人貨架遇險情,故事要換一套講法

故事講到下半場,路在何方

不過,市場上倒是還有著看好無人貨架的聲音。

有諮詢公司預測顯示,到2022年,無人零售用戶規模將達到2.45億人,零售規模為9500億元。一些無人貨架品牌也曾經給過這個行業一絲“希望”:“餓了麼Now”已經宣佈在上海實現盈利;蘇寧小店也依然樂觀,2018年計劃新開1500多家點位......

無人貨架遇險情,故事要換一套講法

但樂觀的前提,是業務的轉型。剩在賽道上的玩家紛紛意識到,除了坐等倒閉,自己必須把故事換個講法。

“智能貨櫃”一度被認為是無人貨架轉型的“終極形態”。

無人貨架遇險情,故事要換一套講法

今年3月初,便利蜂宣佈將無人貨架升級為智能貨櫃,他們給出的解釋是,智能貨櫃能夠有效解決無人貨架的貨損痛點,實踐中能夠減少90%以上的貨損問題。

只是,想要達到無人貨架一樣的擴張效果和體驗效果,智能貨櫃的瓶頸就尤為明顯。首先,產能是個大問題。想要達到控制貨損目的,RFID、重力感應、人臉識別等都是必備的技術和功能,而這些也決定了智能貨櫃的價格不菲,少則幾千,多則幾萬。

智能貨櫃是封閉式貨櫃,這就決定了容量比不上開放式貨櫃;商品如飲料一旦倒下或者亂了位置,就很有可能造成感應和識別的不準確。

同時,智能貨櫃的使用效率並不高,每次只能容許一個人掃碼使用,在辦公室這樣的封閉場景裡,排隊顯得尤為“尷尬”,相比開放式貨架,智能貨櫃並不佔優勢。

除了貨架本身形態的升級,還有果小美宣稱進行中的“與第三方聯合運營以及區域合夥人制的輕模式”。很明顯,這種模式試圖解決的供應鏈問題。

無人貨架遇險情,故事要換一套講法

猩便利的策略則相反,堅決將模式繼續做重,除了零食,還想覆蓋包括鮮食、物流、配送、零售終端......宣稱要做可加盟的“‘蜂窩’店架模式”。不知是否尚存元氣的猩便利,還準備打造熱廚,5月9日,猩便利在上海的兩家智能自助便利店,已經拿到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便利店“熱廚”經營許可證。猩便利聯合創始人表示,搶佔點位之後,第二個階段比較關鍵的,是無人貨架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為了讓自己的故事講得更久一點,每一家都在試探轉型的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