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这个村火了,一天能来30多拨人,他们到干嘛来了?!

栖霞这个村火了,一天能来30多拨人,他们到干嘛来了?!

游客在蓝莓大棚里拍照

近日,栖霞市寺口镇连家夼村格外热闹,10余批来自烟台、青岛等地的游客走进该村蓝莓大棚进行自主采摘。“我们以前只知道栖霞的苹果好吃,没想到蓝莓也这么可口,个头比在超市买的大多了,口味也特别好!”来自烟台的周女士边摘边夸赞。

自从5月中旬大棚蓝莓成熟之后,连家夼村天天有游客前来采摘,周末更加忙碌,最多时一天接待30多拨游客。

连家夼村发展大棚蓝莓种植始于2016年,这给多年来以苹果种植为主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抹亮色。连家夼位于寺口镇驻地以北,紧临文三线,从栖霞高速路口往西驱车15分钟即可到达,交通便利。苹果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俺村总共不到100户村民,苹果园有700多亩,平均每户管理7亩多,最多的家中有近30亩苹果地, 现在正是苹果套袋的季节,大家伙都在山上忙着呢”,村支书柳尧训一边招呼我们一边说道。

辛勤劳动换来了连家夼人的甜美生活,但尽管村民的生活相对富裕,村集体经济却一直“捉襟见肘”,村子发展受到限制。2016年下半年,该村党支部决心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外出参观学习,最终确定发展大棚蓝莓种植项目,在促进村集体增收的同时辐射带动群众开展多样化种植,增加群众收入。

项目确定了,土地怎么解决?党支部一班人瞄准了闲置已久的集体场院。“这个地方以前没人管理,大家伙都把苹果枝条、玉米秸秆等草料长年堆放在这里,影响村容村貌不说,还容易发生火灾”,一位村民对记者说道。这个场院靠近村口,位置优良,大小也有8亩,正适合发展大棚种植。

说干就干。在栖霞市国土资源局及当地党委、政府帮扶下,连家夼村建起3个蓝莓大棚,其中2个单体棚、1个连体棚,共栽植蓝莓2000余株。闲置已久的“烂草堆”变成了整洁美观的蓝莓大棚,村民们都拍手叫好。为了早日达产,该村专门购买了东北的大苗蓝莓进行种植,当年栽上第二年就挂果,今年就实现了丰产。“这两个单体棚分别占地1亩多,各栽了400余棵蓝莓,上边那个连体棚面积最大,栽的蓝莓也最多”,在其中一个蓝莓大棚中,柳尧训向记者介绍。

果子虽小,收益却十分可观。据了解,一株蓝莓的产量在3斤左右,刚上市时每斤价格可达80元,盛果期保持在50元上下,单棚产量1000多斤,收入保守计算6万多元,而全年水、肥、人工等投入不足万元。今年,该村三个大棚所产的蓝莓基本全被自主采摘的游客“包揽”了,小部分由微商、电商等果品经纪人销售到外地。

据了解,连家夼村还将成为寺口镇党委、政府的一个特色种植示范点,引导当地更多的村庄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种植,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