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爲企業「減負」

南京江北新區緊緊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要求,以打造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的國家級新區為目標,著力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細化實施方案,先行先試做“減法”

南京江北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在“證照分離”改革方面“先行先試”。2017年10月成立江北新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結合實際,編制完善《江北新區開展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改革方式、綜合監管措施與工作要求。

同時,細化梳理新區改革事項總計100項,其中,完全取消審批的5項;審批改為備案的2項;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的23項;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的37項;強化准入監管的33項。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2月6日,江北新區正式印發《江北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初步建立“事前主動介入服務,事中優化審批流程,事後審管無縫銜接”的工作機制。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先聲東元製藥是江北新區的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擁有一種名為“必存”的產品,今年初計劃打入全國市場。以往,企業在省外發布藥品廣告流程繁瑣。江北新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施後,“藥品廣告異地備案”事項被取消,企業在異地發佈藥品廣告無需再重複審批。

“江北新區‘證照分離’改革後,不必要的證相對減少很多,大大節約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先聲東元製藥生產部負責人表示,受益於此,今年2月,“必存”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

細化實施方案,先行先試做“減法”

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分類改革

今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召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地區經驗交流會,江北新區行政審批局作為江蘇省唯一試點地區代表單位參會交流。

江北新區採取取消審批、取消審批改為備案、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提升審批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對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動加強市場準入管理這5類管理方式,並據此分類推進改革。

江北新區對於取消審批的事項,逐項明確相關管理措施,防止出現管理“真空”;

對於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逐項制定備案管理辦法,明確備案的條件、內容、程序等;

對於實行告知承諾制的事項,制定告知承諾書格式文本和告知承諾辦法;

對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的事項,編制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公開申請條件、審批要素等;

對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動的事項,加強風險控制,強化市場準入管理。

自去年11月江北新區“證照分離”改革實施以來,辦理涉及5種改革事項登記業務量共計689件,惠及企業超過600家。

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分類改革

釐清監管職責,提升綜合監管效能

“證照分離”絕不是隻“放”不“管”,需要做好市場監管的“加法”。江北新區依託“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監管協同長效機制,推動實現各監管部門聯合檢查常態化,提升綜合監管效能。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江北新區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和“屬地監管”的原則,從宏觀層面研究制定事中事後監管總體方案,各相關部門對100個改革事項,從風險監管、聯合懲戒等方面,逐項制定監管方案和實施細則,逐步構建並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江北新區各職能部門通過多次會商,統一思想認識,搭建共享平臺,明確登記註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工作職能和協同機制,利用江蘇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按照程序依法錄入市場主體工商登記信息、行政許可信息和部門監管信息,實行“雙告知”與“雙反饋”機制,實現信息共享互通,達到登記和監管的有效銜接,有效推進寬進嚴管。

加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江北新區真正做到為企業“減負”

江北新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表示,“證照分離”並不意味著責任的脫離,各職能部門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監管上,打造立體的服務與監管模式,注重監管的常態長效,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釐清監管職責,提升綜合監管效能

(內容來源/江北新區 編輯/姚遐琛 實習生/張紫瑞 江北新區融媒體發展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