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容山

大容山,地处郁江平原与玉林盆地之间,分布在北流市、容县,桂平县和玉林市四个县市, 属勾漏山脉余脉 。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6公里,宽25-30公里,山体庞大,山势雄伟,山峰连绵,海拔一般为800米上下,主峰梅花顶(一说其主峰三片石海拔939.6米, 因峰顶有三片垂直巨石,状似川字,又名川字石。 ),海拔1275米,为桂东南的最高峰。

广西大容山

大容山

《金通志》载:山“高五百余丈,周围千余里,以其迥阔无所不容而因名大容”。该山脉从北流县东部延伸入容县松山、城厢乡交界处,距县城12.5公里,连绵起伏,于县境东北部延伸。山体土质为红砂土,宜于林木生长。因山高气寒,旧志载:“盛夏有霜。”冬季山顶常结冰。古代将“大容积雪”列为容县八景之一。 唐代,唐太宗下令全国州郡以当地名山大川命名。原铜州改名容州。明洪武年间,容州改为容县,大容山为容县县名之源。

广西大容山

大容山

在燕山运动早期,大容山南北沉降为谷地,北部为郁江—浔江谷地,南部为玉林—南流江谷地,两谷地之间为地垒式上升,同时伴随着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形成地垒式的断块山。山顶风化作用形成许多花岗岩块体,如山脉东端的三片岭(海拔939米) ,就是粗粒花岗岩沿垂直节理风化形成的“三片石”。山体受到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许多与构造线垂直的断裂,山地两侧河流往往沿断裂发育,分别注入郁江、南流江及北流江。河流湍急,多急滩跌水,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大容山水电站。植被以人工林为主,如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杉、玉桂、八角等,森林覆盖率达40%左右。

广西大容山

大容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