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的创业经:做好技术的几何累“级”

创业成功是一个目标,但不是创业的终点。对于创业者来说,取得创业的初步成功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停下脚步,创业的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随着创业的发展,成功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未来,还需要创业者去把握。

一次机缘巧合,有幸认识了北京指尖卓越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融:90后、爱专研、有想法,是一位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创业新秀。

说起“新”,确实王融和他的团队创立的北京指尖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相对“年轻”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目前整个团队共20人,一直立足于IOS系统配套软件的研发,主业务是鲨鱼浏览器和APP软件开发,是国家高新和中关村高新企业。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团队,仅目前,已经将旗下的鲨鱼浏览器的量级做到100多万日活,累计用户达到1亿多。合作方有百度、凤凰网、今日头条、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携程、二手车、去哪儿网、汽车之家、亚马逊等。

那么,是怎样的一份坚持,促使王融带领着这个创业团队投入到创业风潮,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收获现有的成绩呢?

“创业之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找点有意思、感兴趣的事情来做,并把它做好。”王融向《新产经》如是说。

做点有意思的事

《新产经》了解到,当初创业处于试水期,一起创业的有7个人,都是拥有多年IOS编程技术的创业骨干。创业做什么?有人曾提议做面膜计时的软件开发,但是在王融看来不切实际。创业的项目除了要考虑团队整体自身的职业属性特长外,还要以整个行业发展需求为衡量依据,为此,他萌发了做浏览器的想法。

当初也有人问他:“你们做这个有什么前途?”

“我们只会做这个,就努力把它做好,并不会因为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满而放弃,而是像鸵鸟一样头一扎就埋头做起。”王融说。

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抛去核心技术业务的比拼,更像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正如王融提到的,“创业到现在,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去做。希望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成为什么样,用户数据也是考量依据之一。”

确实,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想要获得用户增长,就要不断去进行用户调研。正所谓以匠心求初心,通过做好产品研发,服务好线下客户流,真正做用户喜欢的产品,以用户诉求作为行业基准已经是王融一直以来信奉的创业信条。

圈内的“老资格”

作为一起创业的“7人帮”,90后的他,实际年纪排名算是小的,然而,大家私下里习惯称呼他一声“老王”。后来经过一番了解得知,多年从事产品经理所累积的经验,以及骨子里的“个性”,让他在创业打拼的过程中,成功收获了同事们的信任。

按照“老王”的说法,“相信即是佩服”,这份“信服”从何而来?那就是一路“带着他们从50万创业资金做到2000万,拿业绩说话!”王融自信地说道。

说起王融的“老资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玩转”手机十几年,做过产品经理……可谓经验丰富。

“我是从2006年开始就天天玩手机,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火,大家在那个时期还局限于塞班系统。”据王融介绍,那时候的他天天泡智能网,研究手机里各种软件,也会写一些塞班上的小程序,在大学期间做过小网站……

大学毕业之后,在汽车之家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跟着内部老板一起出来创业,成了创业公司的员工,做了产品经理。几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

2014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对他而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在这一年,他萌发出单干的想法;就在这一年,7个人的团队决定着手做浏览器;也就在这一年,年轻的他真正独当一面,扛起“7个人”的创业梦想,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

万人替补的“多面手”

创业之前就职公司的老板就曾这样评价王融:爱专研,是个能够创造意外之喜的人。正是因为兴趣爱好广泛、遇事爱专研的性子,让他成为管理公司的“多面手”。

一直以来,“做事规矩”“业务求稳”“稳扎稳打”已经成为他们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从提升职工待遇、关爱员工的身心健康,到维修网络设备……他都亲力亲为。

可能源于军人家属的成长经历,比兵友还兵友的他觉得做企业得有一种家的文化。“比如给员工安排工作餐,一年2次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有助于团队向心力的凝聚,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王融说。

说起员工管理,在王融的心里,“倡导一个观念:发3个人的工资,给2个人,干4个人的活,以此激发员工干活的拼劲。”

创业需警惕“逆水行舟”

俗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创业成功人士而言,暂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长久的辉煌,一时的成功也并不能代表创业的完胜。创业的另一端就像系着一根伸缩弹簧,当创业成功的甜头越大,意味着承受更大的风险,所要承受的压力,无论是资金链的衔接,还是创业产品的输入输出,都将面临着重大考验。

说起现状,“我们的产品在技术积累上也就3年多,而竞争对手的技术累计都达到十几年,比如UC浏览器。在技术层面还有差距,无论是代码稳定性,还是浏览器的功能,目前在做的就是技术上弥补。”王融说。

不断地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好、更稳定的产品,是企业走得长远的内动力。

谈及往后的发展,“老王”的雄心可表,“无论是浏览器还是小程序软件,在相对‘饱和’的市场中抢占一份额,让业绩更上一层楼,为员工赢得更多的分红。坚持用1000万成本来研发推广产品,打造公司品牌影响力!”

其次,现如今,比特币、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都特别的火热,“老王”的团队并没有跟风进入这类领域,究其原因,在“老王”的眼里:“摆正自己的位置,干好团队所擅长的工作,做好现有的事业,稳扎稳打。”

就比如,争取将浏览器做到更轻巧、更快速、更安全;同时,通过浏览器为用户推送个性化、高质量的内容;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融入一些创意的点子进去,精细化的雕磨产品,正是他们团队正在努力精益求精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