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投資指南:誰做空了我的項目?

2018年7月15日,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區塊鏈分會成立暨首屆區塊鏈標準與安全應用閉門研討峰會,在國家行政學院皇苑大酒店舉行。本次峰會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發展研究院指導,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區塊鏈分會主辦。支持單位:起風財經、石榴財經。

區塊鏈投資指南:誰做空了我的項目?

在主題為《可持續發展的區塊鏈資本》的圓桌論壇上,起風財經創始人羅智勇擔任論壇主持,參與嘉賓包括:PreAngel Fund創始合夥人王利傑、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Dapplab創始人王捷、鏈報創始人朱波。

四位投資人一致認為,區塊鏈投資目前已初入正軌,古典投資人會把經驗帶入,扶持更多優質的區塊鏈項目的發展。同時,區塊鏈項目要做強做大,也離不開政府的監管及支持,並提示在公鏈之外,可以更多關注下工具項目,其在區塊鏈領域同樣有望實現落地。最後,在區塊鏈投資排雷上,四位投資人也分享了各自的投資經驗。

以下為《可持續發展的區塊鏈資本》的圓桌論壇實錄,由起風財經(ID:QFCJ2018)精編整理,有刪減。

天使投資與區塊鏈投資的差異,交易所才是真正做空項目的人

羅智勇:四位在股權投資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又第一時間擁抱了區塊鏈。那麼請問原有的股權投資基金和現在貨幣投資基金在募投管退這個環節上有什麼差異?

王利傑:差別很大。我在進行區塊鏈投資時,用的大部分是自己的錢,因為區塊鏈投資沒有合規性可言。如果身邊有一些非常信任的好朋友,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也願意投資,也是可以的。從募資的角度來講,這種形式下資金規模都不會大

在區塊鏈的投資觀裡,如果真的遇到好項目了,投資就叫做求額度。天使投資人比較喜歡投還沒有火但有價值的項目,這種項目是靠的是投資人的判斷力,杜絕刷臉要額度的現象。

目前區塊鏈投資人裡,很大一部分人原先不是做投資出身的。因為炒幣積攢了第一桶金,這種投資成本很低,所以就順利的做起了區塊鏈投資,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投資能力一夜之間漲上來了。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古典投資人還是有優勢的,只是目前進入區塊鏈領域的不多。傳統投資人喜歡一些合規性的投資,要投資區塊鏈項目也會先進行評估,而且目前需要拿自己的錢去嘗試投資,在看不懂的時候大部分傳統投資人還是不敢貿然進入的。

區塊鏈投資是很有挑戰性的,因為投資人往往拿到的不是股權,而是一堆幣。對於一些熱門的投資項目,如果投資人覺得太貴了想要討價還價,項目方會說排隊想投資的人還是很多的,不缺你這份。在這一點上,剛剛進場的投資人肯定不適應。

比如,我們之前曾在硅谷投資的一些熱門項目,有一家企業剛剛成立半年估值就達到了2億美金。這只是一個沒創過業的、也不是軟件工程出身的教授做的一個項目,跟區塊鏈接軌之後估值就達到了10倍的提升。這個項目非常火,估值這麼高也有好多人打破頭顱去搶。投這種項目不一定能賺錢,因為創業者已經把泡沫吃掉了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但有很多價值判斷在裡面,全看怎麼評判了。

幣圈投資人只幹一件事,就是傳銷+喊單。我從來沒有喊過單,並且在不斷的退群。傳統投資裡面有很多經驗可談,可以幫助項目方去成長,但是幣圈投資人沒幹過投資也就沒有什麼積累,除了喊單也就是幫助項目方做營銷,也沒什麼其他可幫的了。這種幫忙的質量是有很大差別的。

區塊鏈目前最火的地方在於退出,因為流動性,全世界這麼多數字貨幣交易所能夠隨便上幣,所以退出比原來股權投資週期縮短很多。

目前很多區塊鏈項目把估值拉的很高,在此基礎上進行鎖幣,如果剛剛準備入場做區塊鏈,那90%一定是虧錢的。現在破發的幣就70%、80%了,而且圈內很多人不去思考如何把區塊鏈落地,而是追逐那些很火的項目,為它們喊單,製造熱點,吸引更多的人來投資它。

沒有做過項目的人都有一個憧憬,希望能夠到大的交易所退出,真正上了之後就發現真正做空你的人就是交易所。因為項目太大、太貴了,交易所不做空你,它就是你的韭菜,索性它把你做空。這種情況下任何交易所都不會承認,但是仔細想一想目前交易所缺乏監管,如果它有能力做卻說自己沒做,有人會信嗎?除非是你這個項目價格實在是地板價,砸不下去,沒有泡沫。

我們對於一級市場的投資是非常謹慎的,大部分投的是美國那些優秀的團隊。我會做大量的工作把他們價格降得非常低,如果價格降不下來我就放棄了,因為這種情況下我們被割韭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很多尚未進場的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搞了很多鎖幣這些事情維護市值,這都是扯淡的,越鎖幣交易所越容易砸你的盤。

羅智勇:從募資的角度來講,和最早做天使投資一樣,大家都是自掏腰包進行投資的。後來隨著行業規範、監管、政策出來了就變成機構了,這和天使投資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圍繞小生態做區塊鏈投資

劉小鷹:做區塊鏈投資一定是要圍繞小生態來投資,光去投項目,希望它上交易所能夠退出賺錢,這個概率比較小,因為上了交易所之後價格也很波動。我們希望以早期投資的方式,從項目開始孵化的階段去參與,幫它把團隊、商業模式以及各方面的問題都瞭解清楚,最後幫助這個項目成長。這樣一來,可以拿到更多的份額,對項目成功的把握性也會比較大。

在幣值管理上,很難做得很好,每個項目上交易所之後,任何時候都有人給你砸盤,沒有好的幣值管理團隊項目會死得很慘。

好的幣值團隊,該出手時會出手,熊市的時候什麼幣都跌,救它也沒有用,就放著讓它飄,如果剛開始橫盤走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做一點工作,這個是幣值管理應該做的事情,跟股票市場是差不多的。

區塊鏈項目的投資實際上就是古典互聯網投資加二級市場的操作,二級市場來得快,又基本在海外沒什麼監管,所以交易所有很多,隨時全球化,7×24小時做交易,流動性就很大,同時又沒有漲停、跌停,風險也非常大,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比較高的安全邊際,進入的成本最好是在基石甚至更早。有一些好的項目私募都拿不到,更不用說基石了,這個要看把控能力。

各施各法,不管什麼方法,投的項目有高倍數的回報,這才是真理。在2017年之前,當時很多人看不懂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就去投,現在就不一樣了,一些項目在傳統裡面已經是盈利的,確實可以實現和區塊鏈的技術的疊加,這種項目就能落地。

我反而更傾向於鎖倉時間能夠長一點,這樣投資機構願意拿這個項目的幣時間更長一點,比如一年以上的,到時候解鎖之後投資人也不會再輕易拋出,這樣能達到比較好的控盤能力,交易所即使要砸也沒有多少利。

行業聯盟鏈和工具型項目是區塊鏈投資的唯二選擇

羅智勇:蠻荒時代已經過去了,像天使投資歷經了五六年發展,方法論體系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現在也同樣要開始形成規範和方法論。

朱波:我投資區塊鏈是兩個邏輯,第一個邏輯是我認為行業聯盟鏈在未來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至少目前來看還沒有哪個行業聯盟鏈的生態能建立起來,今天所有生態包括交易所等等都是為公鏈在建。

圍繞構建行業生態的投資,我專門做了底鏈、錢包的團隊。聯盟鏈有自己的一條鏈,交易所一般不會給你上,你要有交易所,還要有自己的量化交易,甚至非常重要的社群。行業裡真正可以落地的產品,需要有場景,所以我圍繞著這個行業聯盟鏈做了全方位的部署。我基本上不投別人推過來的項目,因為這些項目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做行業裡面的生態。

第二個邏輯是在區塊鏈行業裡面投工具類型的項目。

在區塊鏈行業當中這些工具也不行,我自己找到一些好的創始人,建立股權投資。我已經做了五六個這樣的項目,這些創始人本身都非常牛,我絕對不找一些光腳的創始人,他們在區塊鏈裡面一旦發了幣以後面臨如此龐大的金錢誘惑,會迷失自己。我們選擇的人是穿鞋的,他不會隨便毀自己的聲譽。這些項目我也從來不找幣圈的人投資,都是股權圈裡面優秀的股權投資人大家一起來投。

如何建立區塊鏈項目的估值體系

王捷:我認為投資有兩個特性,一個是趨勢的,一個是具體現象的。趨勢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區塊鏈的投資沒有大家公認的估值體系,一個項目怎麼估值現在所有人都說不明白,這個硬幣的另外一面是大家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什麼”,這個可以帶來一種恐懼的興奮,沒有進來的人都覺得這個可能是個好東西,前面參與的人都賺錢了,我不上的話這個可能會落後。從另外一個行業的角度來講,我們非常期盼能夠出現公認的估值方法,可能在各方博弈的過程,它會逐漸變得清晰。

區塊鏈投資人,有一批是因為某種興趣愛好進了這個圈子莫名其妙賺了錢的,他們沒有思考過如何建立區塊鏈項目的估值體系。後來逐漸有更多認真思考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個人認為這對行業發展是一個良性的改善。

打個比方,就像有三四百人突然到了一個從沒來過人的島上,基於島上的原始財富和資源,剛開始他們會搶奪。等到這一波瘋狂過去之後,冷靜下來的人們還是會思考經濟規則怎麼建立、上中下游怎麼分工,作為個人來說怎麼生活、怎麼賺錢,瘋狂最終要回歸常識。

迴歸到具體現象上,目前來說,實際上很多項目是做公鏈、做底層,而做工具的非常少。在互聯網年代,只有少數的技術專家才能夠用電腦,Win95的出現把操作技術壁壘比較高的東西的門檻降低了。這個行業有很多障礙,最簡單的是錢包,大家都清楚這其中的各種數碼、數字操作符多麼反人性,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參與進去的。現在市場創業者都聚焦在做公鏈上,我覺得工具也有非常大的空間,是可以考慮的。

為“大膽者”建立沙盒實驗區

羅智勇:我以媒體人的身份經歷了整個創投時代的發展,我認為2018年的春節前後是區塊鏈的分水嶺,很多事件的熱度導致了主流VC的大範圍入場,從行業的角度出發就是正規軍開始入場參與區塊鏈的佈局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區塊鏈目前還只是走到了輿論中央,並沒有走到社會主流和商業價值的中央,現在所有的數字貨幣的總市值不過是2000-3000億美金,還比不上BAT當中一家的體量,區塊鏈的發展尚且任重而道遠。

從法律、合規、監管的角度來說,國內也還沒有具備優質的環境和土壤,請每位嘉賓從行業發展角度給出一些好的建議?

王利傑:現在整個區塊鏈投資圈裡,90%的機構都是一群散戶。手上有幣的人,也不是價值投資者,他的投資項目到了交易所肯定會砸的。幣的散戶還不如股市的散戶更具有價值投資,幣圈沒有做長線的散戶,整個投資環境是一片虛假繁榮,手裡的幣價格波動非常大。

在非常早期的波動階段時,應該存在一個能供人們大膽進行實驗的沙盒實驗區。94新政以後,很多區塊鏈的“秀才”跑路不幹了,這些政策擋住了那些想要創新但是膽小的“秀才”,但它沒有攔住膽量大的;應該把這些“秀才”引導到物理區域上,給予指導讓他們大膽創新,不要讓創新被捆住了手腳。總而言之,有沙盒引導是我們期待的。

大量的後期投資項目會出現問題,建議進行早期投資

劉小鷹:區塊鏈投資在國內目前還是有一些存在的問題。監管部門還沒有完全收口,投資人需要去了解法律的底線是什麼,比如說不能ICO、不能去代投、不能去傳銷。區塊鏈投資裡還有太多短期投機的、割韭菜的行為,項目方虧錢了就黑投資人,這是不健康的。比特大陸為什麼那麼牛?因為它在挖各種數字貨幣,這個幣本身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怎麼樣正視它、更好監管它,這個是大家要去討論的一個問題。

區塊鏈早期項目去募集基金,是以眾籌的方式加上可以上交易所的方式去做融資,可以幫助到很多想幹實事的創業公司。區塊鏈是新一代的互聯網,也是用互聯網綜合的技術打造出的一個新的創業風口。估值已經到了20-30個億時,有大量IPO的投資人進來,這些投資人就有可能變成大韭菜,拿自己的錢或者拿機構的錢去搶份額,到最後也不一定賺大錢。

大量的後期投資項目會出現問題,有可能會流血上市,有可能會破發等等。所以我們堅持早期投資,從一開始的天使階段看著這個項目成長,到最後它IPO了我們也有優先權投它,這樣一來可以投得更靠譜。區塊鏈行業的規範有助於整個生態的發展,行業健康後從業者才可以安心賺錢。

朱波:在座的每個人都想做價值投資,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投出有價值的項目。目前區塊鏈行業當中沒有這樣的工具,這也是我做區塊鏈搜索引擎的原因。我們深挖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通過數據清洗、數據打標籤、數據畫像、深度學習還原過來,可以精確到對一個幣進行溯源。

比如說這個幣到底有多少持幣者,每個持幣者前二十名是誰,這些二十名的交易規則是什麼,項目方有沒有拋幣,交易所含量有多少,甚至可以知道誰在下面洗錢。

同時還會對一些項目進行打分、對投資人進行打分。這個引擎會把一些搜索到的東西真實反映出來,能夠讓投資人、機構、散戶通過我提供的服務找到他真正的價值投資點,讓想要在區塊鏈裡面做壞事的人收斂一些。

區塊鏈的三個發展方向:技術創新、應用落地、狹義區塊鏈

王捷:拋開空氣幣,現在區塊鏈的發展主要是沿著三個方向在走。

一個是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包括共識機制。要探索不同的共識機制,包括中間相關的交易技術、存儲等等。

二是在具體的行業應用、行業落地上。首先是去中介化的邏輯,想象一下,如果智能合約真的可以做到自動匹配的話,打車平臺存在的意義將會被大大削弱,讓大眾得到更多實惠的經濟模型可能就此出現。

三是狹義區塊鏈的應用。比如說最典型的國際貿易包括供應鏈,在紡織生產環節都是有這樣的特點——交易環節眾多帶來的高信任成本,或者低信任度再帶來比較高的交易成本。在這些領域裡面,區塊鏈更多是以技術服務、技術改進的方式介入,可能從創業和投資的角度來說會跟第二種有比較大的區別。

作為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相關參與方,可以去考慮應該怎樣給予這些方向更多的扶持。

羅智勇:也就是說,整個行業需要相關的措施和政策出臺,加強自律和監管後,才能有望迴歸到價值投資上,給予項目方更多的扶持和正確的引導,幫助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附論壇嘉賓介紹】

羅智勇:起風財經創始人兼CEO,近十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管理經驗,連續創業者(飯秘書、微名片、起風了),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常務理事,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理事,出色的戰略規劃能力和頂層資源開拓能力。

王利傑:PreAngel Fund創始合夥人,天使投資人,截至目前共投了60多家區塊鏈的企業,其中國外企業偏多。PreAngel Fund是在天使投資當中轉型擁抱區塊鏈中最早的一批企業,已獲得非常大的成就。

劉小鷹:老鷹基金創始人,投資領域涉獵廣泛,包括互聯網、高科技、TMT、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區塊鏈等等。在香港成立了專注做區塊鏈領域投資的獵鷹資本,截至目前累計投資近40個項目,其中2/3為區塊鏈項目績。老鷹基金的願景是在未來25年投資1000個靠譜的科技項目,目前已累計投資近200個,成功率是90%。

朱波:鏈報創始人,2016年開始關注區塊鏈,截至目前已投資了近20個區塊鏈項目。試水結束之後決心All IN區塊鏈,2018年3月成立鏈報,定位為既是區塊鏈的搜索引擎,也幫助投資機構提供定製化服務,其宗旨為讓創業者和投資人看到真實的區塊鏈底層世界。

王捷:Dapplab創始人,曾任職建銀國際任直接投資部負責人。Dapplab致力於通過系統性的研究、篩選、分析的方式將傳統行業、傳統經濟進行區塊鏈化,主要是與古典投資機構以及大量創業者合作,做區塊鏈化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