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性格真的就在職場吃香嗎?

最近,小學妹趙趙來找我訴苦:

學姐,我工作兩年了,可是在公司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你能不能總結一下自己這兩年具體做了些什麼呢?你最常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的?

趙趙說,我覺得我做了很多的事情,在公司裡,不管哪個部門的同事都跟我關係不錯,大家有困難都喜歡來找我幫忙。我基本上是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貢獻在了工作上,有時候為了把工作做好,我都自己加班加點。

我說,那你自己的工作做得怎麼樣呢?

趙趙說,這就是我困惑的地方,因為是行政崗位,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拿得出手的成績,但是感覺自己工作量也很大,所有的同事都要來找我幫忙。不幫他們的話,我好像覺得過意不去呢。

討好型性格真的就在職場吃香嗎?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趙趙”這樣的例子:

對別人的事情上心,所有人提的要求他都儘量去滿足,辦公室裡你知道任何事情找他一定能夠幫得上忙,大家每次遇到小問題都喜歡找他解決。可是這年終到了,做總結,分福利的時候,好像他又並沒有什麼特別能拿得出手的成績。

討好型性格真的就在職場吃香嗎?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可以自我檢測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掉入了這樣的“討好型”性格圈套?

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很難拒絕別人

一旦有人提出要求,自己內心的“小奴隸”就被激活了: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滿意呢?我做好了他就會對我有很高的評價,這樣子我的人生就有價值了!

每到這個時候,請你試著喚醒自己內心的“小惡魔”: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別人滿意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別人對我的評價高,會影響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嗎?為什麼我的價值需要別人賦予?

很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討好型的人通常都對別人的情緒非常的敏感。別人有任何一絲不悅,他們都能快速而又及時的捕捉到。遺憾的是,他們之所以這樣,通常是因為內心有一個假設:別人的情緒變化跟自己息息相關。

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別人高興,似乎別人不高興就是他們表現不好造成的。

你的身邊,一定有一些人,深諳討好型人格的特點,會無意識地利用你的特點來控制你的行為:

親愛的,你能幫我帶個飯麼,我最愛你了!親愛的,你能幫我洗洗衣服麼,你好能幹呀,有你這樣的朋友我真的感覺好幸運!親愛的,你能借我點錢嗎?我知道這樣不太好,可是我只能跟你開口了···

親愛的,眼熟嗎?你為了別人的“喜歡”,付出了多少?這其中有多少是你真真實實願意去做的?又有多少是帶著別人的“挾持”的?

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你的內心,有時候是“小奴隸”在佔據,有時候是“小演員”在努力。小演員上線的時候,周圍人的眼光就好像變成了舞臺上的鎂光燈,你的內心就變成了那座小舞臺,你以為所有的人都在戴著眼睛仔細觀察你有沒有哪裡表演得不好,別人看你一眼,你就以為別人會對你產生了評價。實際上,周圍人的注意力是很分散的,也許這一秒眼光落到了你身上,但是下一秒就移開了,也許你根本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想要走出“討好型”的圈套,你可能需要一些有力的工具;

第一,你應該開始記錄自己的“討好賬單”。

對於討好型人格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對自己的行為保持覺察,打破過往已經形成的固定模式。你若感覺到在自己是在討好別人的時候,仔細感受當下你的情緒,是在什麼情況下、以什麼方式在討好,其實你的真實想法是什麼,記錄下來。

第二,試著從小事開始,學習拒絕。

開始學習拒絕,可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你沒有這樣的成功經驗。為了讓這一步開始得更順利,你應該提前做好規劃。比如,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自己幫別人做過,但是自己又不是十分樂意去做的事,並寫出來下次打算怎麼做。例如:每次小A寫報告都要我幫她排版,下次我一定讓她自己排。

第三,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討好型的人,往往界限感比較弱。然而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沒人可以為別人的人生負責,也無所謂強者弱者;只有自己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是每個人逃脫不掉的責任。

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書寫,界定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為自己設定一個可達成的小目標,每到達成時,及時給自己鼓勵。

願所有人都能活成TA自己。

討好型性格真的就在職場吃香嗎?


文|劉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