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臺北電腦展一直是華碩每年發佈重磅新品的重要場合和時間點,今年也不例外,推出了全新靈耀X系列與新靈耀S系列輕薄筆記本電腦。華碩靈耀X系列包括“靈耀X Pro 15 ”、“靈耀X Pro 14”與“靈耀X”三款新品,這次開箱&評測的是其中的靈耀X。

配置表: ​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開箱: ​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盒子裡有3件套,除了筆記本本體盒子,還有配件盒和一個內膽包。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內膽包外面是類似皮革材質,內層翻毛皮,13.3的靈耀X放進去尺寸是正好的,還有一個小袋子大概可以裝個名片什麼的。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配件全家福,包括用戶手冊、質保卡、能效標識說明、清潔布、USB Type C擴展塢、電源適配器。 ​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配件裡的電源和USB Type C擴展

由於靈耀X機身只有3個USB Type C,所有隨機附贈了這個轉接器,可以轉出一個USB Type C、一個HDMI、一個Type A,其實個人覺得既然轉了,不如給2個Type A更好,反正機身上還有2個Type C口,用戶真正缺的應該是標準A口。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電源適配器,也是USB Type C接口,意味著要佔掉機身上3個接口中的一個,規格兼容5V/3A、9V/3A、15V/3A、20V/3.25A四種標準。

外觀: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外觀很驚豔,延續了華碩經典的“同心圓”元素,官方的機身尺寸僅為31.1x21.3x1.29cm,重量1.05Kg。A面金屬材質,同心圓拉絲,中間為金色LOGO。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不過金屬外殼的缺點就是比較容易留下指紋。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A面邊緣是CNC工藝的金色切線,做工很好,不割手。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13.3英寸全高清顯示屏,並且採用三邊窄邊框設計,參數上支持100%sRGB、72%NTSC色域,日常使用完全足夠了。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屏幕頂端攝像頭與麥克風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底部LOGO

屏幕的邊框還是比較窄的,當然還是沒有到XPS那樣的程度,不過也是夠了,用小指頭來比劃一下: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ErgoLift轉軸,屏幕打開後會讓機身抬起約5.5°。這個設計之前VAIO的本子早已用過了,不過華碩的這臺放在腿上用並沒有VAIO那樣的明顯的不適感。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屏軸抬起後與桌面接觸點,避免直接機身與桌面摩擦掉漆。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散熱風口,吹向屏幕,機身並沒有進風口,有點擔心散熱。

鍵盤&接口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C面同樣為金屬機身設計,鍵盤採用了19.1mm全尺寸鍵帽,鍵程達到了1.2mm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鍵盤帶3段亮度背光,也可以快捷鍵關閉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鍵盤的右上角是開關鍵,習慣盲操作按Del的朋友們,可能會誤按。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觸摸板帶指紋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接口先上一張官圖,機身右側為兩個雷電3接口(物理USB Type C)以及屏軸上的耳麥一體接孔,機身右側為一個USB Type C。這類輕薄本往往最大的問題就是後期擴展性,插個有線鼠標和優盤都會滿世界找轉接口。而聯想和戴爾都留有後招,就是官方的擴展Dock,這方面論生態體系,華碩還得加把勁,而不是送一個擴展塢解用戶的燃眉之急。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外觀小結:很輕薄,單手托起來毫無壓力,13.3英寸也是很理想的尺寸,總體整機的質感和顏值很高,至於性能後面繼續分析。

性能測試:

CPU-Z: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單核456.9,多核2013.7。算是比較高的成績。

Fritz國際象棋: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破萬分,表現正常。

x264 FHD Benchmark: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x265 Benchmark v2.3: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wPrime Benchmark v2.10: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CineBench R15: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單核成績130cb,多核352cb。由於是連續跑分,效能有所下降,CineBench R15分數偏低。

AIDA64 Cache&Benchmark: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雙通道DDR3,內存讀取速度29368MB/s;寫入速度31684MB/s;複製速度29701MB/s。

WinRAR 5.31 64Bit: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魯大師: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總分:158226;處理器單項成績:64314。

TxBench: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固態是PM961 512GB。沒用PM981可惜了。

3DMark Fire Strike: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HD620集顯這性能嘛……跟亮機卡也沒差。

PC Mark10: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備註:以上跑分在不嚴謹、不科學、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分數僅供參考,實際請以個人體驗為準。 ​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跑分小結:靈耀X的功耗牆設的比較高,44W,等於沒有限制,理論上性能很放得開,實際測試會遇到連續長期跑某一項處理器高負載的應用時,會撞溫度牆導致降頻,這也是大多數輕薄本的散熱限制。總體來說,這臺輕薄本性能對於處理一些日常辦公是足夠的。

滿載&散熱: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滿載測試依然採用AIDA64的FPU以及FPU+GPU分別進行單烤與雙烤。在單烤測試中,處理器短期效能釋放強勁,起始階段處理器功耗達到接近30W,溫度也上升至97攝氏度,頻率維持在2.95GHz;但是該過程僅僅能持續約1-2分鐘,處理器溫度牆限制開始降頻,最終穩定在10W/66攝氏度/1.7GHz附近。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雙烤的情況和單烤差不太多,最終穩定在10W/65攝氏度/1.19GHz附近,其中約10W功耗中有3.35W用於GPU。個人觀點:靈耀X沒有進氣的設計可能影響了一部分散熱效率,相信如果底部如果有進氣加快機身內部空氣流通,靈耀X的長時間效能釋放會更好。

續航:

華碩靈耀X輕薄本評測

​採用AIDA64的FPU單烤,模擬極限情況下用戶高CPU負載使用場景,屏幕亮度50%,電量從100%到自動休眠,最終續航成績為2小時19分鐘,注意這一成績為“極限”,正常使用處理器基本不會如此長時間高負載,使用時間會更長。

總結:

優點:

機身做工好

顏值高

足夠輕薄

ErgoLift轉軸抬起屏幕

屏幕表現好

缺點:

長時間性能釋放一般

接口只有USB Type C

小貴?

目前上市的靈耀X包括兩種配置:i5-8250U/8GB/256G SSD以及i7-8550U/8GB/512G SSD,售價分別為8699/9699元,這臺測試的高配機型接近一萬元,整體表現出了萬元機應有的水準,但是這個價位中,它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吃素的,XPS、X1 C都是各個能打,至於怎麼選擇,大家各投其所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