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春秋戰國時期烽煙四起,連年征戰,一時間人才輩出,可謂是猛士如雲,攻城拔寨,拓土開疆;謀士如雨,唇槍舌劍,捭闔縱橫。然而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許多絕色傾城的美女,用另外一種方式,左右著時代的走向。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1.西施。

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的美貌。當年越王勾踐被夫差打敗,圍困於會稽山上,於是聽從文種和范蠡的計策,一方面向吳國稱臣,委身為奴;另一方面將西施進獻給吳王,以墮其志向。西施也果然不負所托,為勾踐吞滅吳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2.鄭旦

鄭旦也是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她與西施是好閨蜜,才貌不亞於西施,兩人被並稱為“浣紗雙姝”。後來在吳越戰中,同西施一起被進獻給了吳王,然而西施的名氣卻比鄭旦響亮許多。鄭旦精通禮儀與歌舞,深受吳王的寵愛。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3.夏姬

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後來被嫁給了陳國的公子夏御叔,因而被稱為夏姬。夏姬作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憑藉無與倫比的美色,撼動著春秋各大國的局勢。

夏姬在陳國時,由於行為放蕩,同陳靈公、大臣孔寧和儀行父等人關係曖昧,引發了陳國內亂;後來楚莊王藉機攻打陳國平定了內亂,夏姬被賞賜給了楚國的連伊襄老。然而楚國內部卻因為爭奪夏姬,產生了內鬥,雖然最後巫臣成功奪取夏姬並逃到了晉國,但自己的家族也被子反族滅。楚國的內鬥使得人才外流,拉開了“楚才晉用”的序幕,而巫臣因為怨恨楚國,極力促成晉吳結盟,為後來吳王闔閭攻打楚國埋下了伏筆。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4.齊文姜

齊文姜是齊僖公的女兒,齊襄公的妹妹,後來被嫁給了魯桓公。文姜生活上十分不檢點,在未出嫁之前就經常與齊襄公私通,後來魯桓公訪問齊國,襄公與文姜舊情復燃,此事被魯桓公得知後,襄公竟然醉殺了魯桓公,文姜也因為懼怕,留在了齊國。

雖然文姜生活不檢點,但卻十分有政治才能。齊襄公被刺殺後,返回魯國的文姜幫助兒子魯莊公處理政務也是卓有成效,使得魯國國力有所提升,對外戰爭也屢屢獲勝。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5.齊宣姜

宣姜是文姜的姐姐,當時兩姐妹的才貌在諸侯中頗負盛名,早有耳聞的衛宣公於是派出使臣到齊國為自己的兒子太子伋提親。然而,當宣公目睹宣姜的美色後,竟然改變了主意,為太子伋另謀親事,自己霸佔了宣姜。由於擔心太子怨恨自己,宣公派人殺死了太子伋並立宣姜之子公子朔為太子,但這引起了輔佐太子伋的左右公子的不滿,宣公死後,驅逐了公子朔,改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為國君,可這又引發了齊國的不滿,齊襄公派兵攻打衛國,迎立了公子朔。宣姜引起了衛國長期的內亂,使得衛國實力大減。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6.息媯

息夫人也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莊公的女兒。起初息夫人被嫁往息國,路過蔡國時,姐夫蔡哀侯見色起意竟然調戲了息夫人,這讓息侯十分不滿,於是聯合楚國攻打蔡國。楚文王打敗蔡國,見到息媯的美貌,便以滅亡息國為條件,將息媯據為己有。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7.驪姬

驪姬是春秋時期驪戎國君的女兒。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攻打驪戎,驪戎無可奈何,於是將驪姬和少姬進獻給了獻公。驪姬由於姿色美豔而且聰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晉獻公的專寵,並生下了奚齊與卓子。驪姬一心想要立奚齊為太子,不斷的離間獻公與其他公子之間的關係,引發了晉國的內亂,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與夷吾相繼逃亡。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8.南子

南子是宋國的公主,後來嫁給了衛靈公。南子嫁給衛靈公後,卻貪圖宋國公子朝的男色,做出了苟且之事,然而衛靈公卻不以為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太子蒯聵對此十分不滿,想要刺殺南子。後來事情敗露,蒯聵逃到了宋國。靈公死後,南子擁立了蒯聵的兒子公子輒。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9.孟嬴

孟贏是秦景公的女兒,楚平王時期,派大臣費無極到秦國為太子建提親,準備迎娶孟贏。費無極從秦國返回後,極力誇耀孟贏的美貌,為了討好平王,竟然挑唆平王霸佔了孟贏。這激化了太子建與平王的矛盾,從而引發了太子建、伍子胥等人的外逃。後來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攻打楚國,幾乎滅亡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美女——“都是漂亮惹的禍”!

10.孔父嘉妻

宋殤公時期,孔父嘉被拜為大司馬。由於孔父嘉的妻子姿色出眾,引起了太宰華督的覬覦。為了得到孔父嘉之妻,華督在全國上下散播孔父嘉的謠言,然後又以安定民心為理由,處死了孔父嘉,霸佔了他的妻子。宋殤公對華督的這種行為十分不滿,想要處罰華督,但卻遭到了華督的弒殺。孔父嘉被殺使得孔氏家族在宋國逐漸沒落,為了避難逃亡到了魯國。後來的孔子就是孔父嘉的六世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