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合适的研究生导师(学术型硕士)

如何挑选合适的研究生导师(学术型硕士)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现阶段,各大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研究生复试工作。这其中,我们所熟知的34所及其他一些知名高校已结束2018年研究生考试复试工作,又一批莘莘学子被光荣录取。小编衷心为2018年考研儿感到骄傲,祝福你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曾经的过来人,小编能深刻体会你们此时的喜悦之情。闲暇之余,憧憬一下研究生毕业后的美好未来,迎娶白富美/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简直不能太美了,有木有?呵呵!年轻人啊!Too young too simple! 考上研究生只说明你踏入了学校的大门,但是至于三年之后,你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并不是入学时的一张录取通知书所能决定的。

三年后的你会变成怎样一副模样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导师,研究生期间努力程度,实习经历,机遇等。但是对于刚获取入学资格的考研儿而言,你们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位适合你的研究生导师。有人会反驳说,导师不重要,自己的努力最重要。对于这样的说法,小编只能告诉你,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大于努力!导师决定着你这三年过什么样的生活,影响你三年后的发展。有一位好的导师,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那就是锦上添花,简直就是要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

下面,小编针对学术型硕士选导给出以下建议:

一、考研的目的。读博or就业?

这个问题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因为你们考的是学术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读博将来走学术路线。现在国内考研大军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多考生在选择考研种类时是依据考试科目难易,学校知名度,专业知名度,报录比,学费等因素来做决定的,并不了解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区别及发展方向。这就导致很多考生在开学后出现不适应现象,甚至出现迷茫进而荒废,自暴自弃的情况。学术型硕士由于其定位导向,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理论学习而轻实务操作。而理论是枯燥的,很多考生并不愿意学习理论,其考研的目的是为获得一份更漂亮的文凭从而找一份好的工作。由于考生意愿与培养方向可能存在分歧,所以小编建议考研儿在选导之前首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然后有针对性选择导师。同是一个学院的导师,有的导师偏重学术研究,有的导师偏重实际应用,因此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再选择合适的导师,对未来三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导师的人品及性格。

试想一下,你未来三年每天和一个变态在一起学习生活是怎样一种感觉?虽然这样说会有一些极端,但是若是运气不好碰到一个人品渣渣,脾气超爆的导师,你们的研究生生活会有阴影的。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了各大高校导师的黑幕事件,西交博士自杀,北航长江学者性骚扰等等。曝光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学生忌惮于导师的淫威,没有将黑幕曝光出来。导师的人品、性格大于能力!真正优秀的导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而是学生人生的导师,他们懂得尊重学生,不会通过压榨、恐吓等方式来显示其地位或为其实现利益。在此,小编建议各位考研儿在选导之前,通过上届师兄师姐了解相关导师的具体情况,或者在学校贴吧等公众平台上收集有关导师具体信息,再对导师有全面了解之后再进行选择。要记住,开开心心过好未来三年比什么都重要!

三、导师的资历。

各位考研儿已清楚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意向导师的人品及性格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导师的资历。

如果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攻读博士,走学术道路(即当老师做研究),那么你应该选择一位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导师。如何看导师在学术上是否有造诣?一是看其近5年(很重要!)来发表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二是看近年(不要超过10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项目的数量及层次。

如果你打算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工作,学术大牛级的导师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了,你需要选择一位能对你找工作有帮助的导师。什么样的导师对找工作有帮助呢?一是在学校或院系担任领导职务的导师(什么原因,你懂的!)。二是社会经历丰富的导师,例如曾有政府部门工作经历或在多家大型公司担任独立董事或顾问的导师。

最后祝福各位考研儿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导师,开开心心度过研究生生涯,实现自己的目标,走向人生巅峰!

如何挑选合适的研究生导师(学术型硕士)

若有疑问,欢迎关注私信,北鼻考研,为你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