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对于姜文《邪不压正》,更多的解读则是倾向于历史。可姜文怎么说的?

“历史对你来说是一个可借助的东西,但你表达的一定不是历史本身。”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我根本不是拍民国。”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把角色比作历史人物或者政治势力的评论是不是感觉有些打脸了...

其实和导演想法有所偏差是正常的,以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也没有对错之分,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整个世界就是一种过分解读。

《邪不压正》里有着许多荒诞的幽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就是,姜文无非想说,历史本来就是荒诞的。

在谈及自己新片的时候,姜文也并没有讲太多电影的主题,也没讲什么历史,反倒是大谈当下的时代问题。

“现在呢,所谓娱乐至上真是一种糊涂的做法,很loser。不娱乐就不能活吗?要知道,很多事儿是不能娱乐的。”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以下内容纯属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如果《邪不压正》他想要说的是这个,那李天然所代表,其实就可以是指当下社会娱乐至死的青年,似乎也完全扣得上。

片中互相利用的人物关系,好像对应了当今社会各种利益勾当。

他演的不是蓝青峰,他是在演自己。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他曾经以为,下一代人,也就是李天然,满腔热血,是个好苗子。谁知道,李天然只是一个一心想满足复仇私欲的人,暗示新一代青年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考虑过整个国家和社会责任。

片中对“邪不压正”的解释也很有趣,到底谁是邪?朱潜龙是不择手段,李天然呢?同样为了报仇而不择手段。他们两人都是为了一己私欲想杀死对方,他们两人都是“邪”。

只有蓝青峰是“正”,邪不压正,只有蓝青峰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说彭于晏的表演可能是没问题的,因为李天然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说好听点叫活泼可爱,说不好听就是吊儿郎当没点正经。裸奔的一幕想说什么?当李天然没穿裤子还跟巧红笑嘻嘻,这叫什么?

这叫不知廉耻。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李天然行事冲动不经大脑,像足了如今网上的键盘侠,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懑,拿起手中的“武器”谩骂他人甚至人身攻击。

他经常在巧红面前说自己是个胆小鬼,实际上是姜文在说他这种人是胆小鬼,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

外国爸爸的角色好比许多青年接受了外国文化,导致媚洋崇外,盲目崇拜好莱坞电影。于是片中姜文是怎么对这位外国爸爸的,也可能是姜文所希望的。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蓝青峰布了20年的局,因为李天然,完全乱套了。20年,姜文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1994年,《一步之遥》是2014年,“20年的局”也许就是指代他自认为拍得最好的《一步之遥》

可惜被李天然这样只懂“娱乐至死”的人,看不懂他电影又不经大脑胡乱谩骂的人给“毁”了。

于是他拍《邪不压正》,那碟醋或许就是他咽不下这口气。

那么李天然救蓝青峰一次,所以姜文眼中娱乐至死的人也救了他一次?没错,《一步之遥》口碑扑街,被认为是烂片,娱乐至死的观众好歹也贡献了5.13亿人民币票房,赔是赔了,但不至于让姜文在老板们面前很不堪。

最多就是牙齿被全部拔掉的狼狈样子而已。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蓝青峰最后希望李天然能够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代表他对新一代青年还是抱有希望。

他心怀国家和社会,也希望李天然们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能像他那样做。

可惜李天然们真的懂吗?

只见李天然呼喊着,也许根本不存在的巧红。

真叫人迷茫。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邪不压正》过分解读,姜文通过李天然批判娱乐至死的当代青年?

你总是给自己设置障碍,因为你不敢。

——《邪不压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