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在寫這句詞的時候,恍惚間應有周莊夢蝶的迷濛和纏綿吧。孤寂而又清冷的長廊月色裡,影重重,透著幾許悽迷,仿若要追尋一場夢中花事,將那埋藏在心底的情思,都融在這份紅淚偷垂裡。當年碧桃影裡的三生誓言,到如今已空空。

月色撩人,撩動的是心裡不能觸碰的弦。一經波動,便是崩裂。

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這世間總有既定的規則,不能打破只能遵循。命運的軌跡,看似紛繁萬千,就像潮漲潮落,總歸有跡可循。只是悲歡離合都是緣聚緣散,總有時限,來去如風,抓不住,留不住,來時感悟,去時灑脫,陷入別離就是看不透相聚。

皓月當空,千里共賞,天涯此時,兩心比鄰。

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當晚若非月色晴朗,荷塘滌盪,又怎會引來這一晚留宿之意,有那推敲之論?這份清幽淡然裡,才能有那般心思,也許還有蟬鳴蛙叫,又或者靜如微風,僧人 遊歷至此,隨緣而至,隨遇而安,隨意敲門,隨景賦詩,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朗月溫柔,一人獨酌,寒塘鶴影,一心沉浮。

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入骨相思只為當年繁華景,如今物是人非,踏遍山河難歸。冷月無聲,心卻有音。暮一聲嘆息,哀一世河山,橋邊紅藥,年年綻放,年年凋零,卻孤芳自賞,無人問津,兀自更迭,朝朝暮暮。悲愴之意驟然,二十四橋仍在,卻已是聊賴今朝。

哀婉之月,月光都是迷濛,冷寂心底的熱血,悲從中來。

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古往今來的這輪明月,圓缺盈虧,這一剪月光總透著一寸相似,寸寸入心。

或情思或執迷或悠然或感慨,在無數的夜晚,當空而立,冥冥裡牽引人心。

也許月如鉤時,無言獨上西樓;也許水澈舟行,人遊月邊去;也許月上枝頭,佳人同遊;也許月色空靈,驚山澗鳥;也許月色醉人,山花欲燃;也許月夜同孤,雲天共遠……

多少詩詞歌賦裡多少文人騷客;多少相思無盡裡多少才子佳人;多少王朝更迭裡多少憂國憂民;

一切的遠近,滄海桑田,桑田滄海,古今同在的,總是這輪明月。

一剪月光,一寸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