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奏响乡村振兴“科技音符”

在朝城镇西三里营,有个特殊的“驿站”。“驿站”里住着10位农村群众最“待见”的“亲戚”:科技特派员。“咱们这个农科驿站有科技特派员10人,每月通过微信为周边6个贫困村、200多名贫困群众推送4期食用菌生产技术和信息,辐射周边群众1.6万人。”7月2日,莘县朝城镇干部司庆朋介绍。

西三里营的农科驿站,看着不大,却很有“实力”。这个驿站与省农科院、鲁东大学、聊城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高层次食用菌人才5人,转化科技成果3项。该驿站运营主体是莘县富邦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菌种培育、技术推广、科技扶贫、乡土人才培养、食用菌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企业,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高效农业项目为抓手,从四个方面开展精准扶贫:一是产业帮扶。投资150多万元,建设食用菌种植大棚10座,交由贫困户承包,帮助农户脱贫。

农科驿站是莘县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举措之一。莘县在全县范围内选择急需技术脱贫、产业脱贫的村庄,着手建立“农科驿站”,组织技术人员进站服务,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朝城镇西三里营、张鲁镇薛庄、古城镇徐楼等3个村庄已建立农科驿站。农科驿站在精准扶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组织自有技术人才或外聘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食用菌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培训贫困户440多人次。技术人员深入菇棚内,为贫困户提供面对面服务、手把手指导,提高菇农的种植技术。他们还从贫困户中吸纳9名人员作为企业员工,通过发放工资实现脱贫。农科驿站的建立,使周边70%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科技特派员郑金法在俎店镇贫困村推广西瓜、甜瓜规模种植;王代春、邹玉梅在其协议贫困村大棚内安装电子杀虫灯,生产有机蔬菜;宋益胜、虞子服在朝城镇贫困村帮扶建设新型菇房,发展双孢菇种植……农科驿站只是莘县农业科技扶贫的一个方面。莘县充分考虑农村产业需求、科技人才特长等因素,筛选20名科技特派员,采取“一对多”“团队式”等形式,对全县108个省定贫困村开展技术扶贫,与每个贫困村签订了服务协议,实现科技人员全覆盖。

为提高农业发展效率,助推精准扶贫,莘县还积极推进村企结对,企业和村庄结成对子实现了优势互补。莘县组织中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王奉镇孟庄村、前马村、邢疃村,古城镇前湾堤村、赵头村5个村,旭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张寨镇后王庄村、三合村2个村,结成对子,派出科技指导人员,分别开展山药、大蒜、莲藕和蔬菜种植等产业扶贫,企业以成本价提供种苗、统一收购,增强贫困农民依靠产业实现脱贫的能力。目前,已投入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建成2处瓜菜示范基地和4个莲藕池、5个高标准蔬菜大棚,通过租赁、招工、技术传授等方式,帮助72%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