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開篇先亮觀點:我從不排斥名校、學區房。

相反,名校是一種資源,並且是一種重要的、稀缺的、不均衡的資源。我們建議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能力都可以去追求。

但,對於那些盲目、衝動、不顧一切迷信、追漲學區房的人,你的知識觀必須要更新。

從最近身邊的幾件小事說起。

1

名校是一種資源,你會用嗎?

我們先來討論個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對名校有深深的執念。

名校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本身就具有稀缺性、可貴性,我們難以否認。

比如,之前紅遍網絡的,中關村一小開學第一課的課表,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這是別人的學校,開學第一課請的中科院院士、航天英雄、科學院,開學第一課學的是超級計算機為什麼算得快?

開學第一課課程內容

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這就是名校資源的稀缺性。

比如,他們的師資,是頂級的、拔尖的,畢業名校、經驗豐富的名師。

比如,他們社團豐富、各種聯誼,有更多的機會與眼界和外校、外界溝通。

比如,他們的家長大多是知識分子,在他們求學的過程中,給予更好的建議和指導。

這些,再包含未來名校的圈層、人脈,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獲得更好、更快的上升通道。

不止於此,翻看家長經常說的硬性指標,名校的平均升學率往往要高於普通學校。

比如,鄭州大三甲(外語、省實驗、一中)高中每年一本上線率都超過95%。

比如,著名的段子,人大附中老師:今天不努力,明天上隔壁(人大)。

再比如,下面這張圖。

互聯網大鱷們畢業的大學

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所以,很多家長對名校一直有著過強的執念,這很正常。

我的一個朋友,家在許昌,做生意的。他的生意圈中有很多朋友都在鄭州科技市場附近買了雙學區房,為的就是上文化路一小和省實驗中學。

他也買了。他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孩子到鄭州讀書。代價是挺大的,一家三口要分居兩地,妻子要放棄穩定的工作,全職陪讀媽媽;他,只能週末來鄭州團聚;孩子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適應。

最後,他放棄了。是因為他逐一去拜訪生意圈中,在鄭州陪孩子讀名校的家長。總體情況不是很樂觀,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告訴他,得不償失,並沒有達到意想中的期望值,比如一個好成績。

名校是一個平臺,但你所看到那些所謂的名校優質生。他們不僅有學區,更重要的是,家長,整個家庭在日常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2

你以為的中產階級

朋友在某公辦小學二年級當班主任,經常會在晚上8點-9點半接到家長的電話。

朋友說,她特別尊重這些家長,這些家長是真真正正能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這些家庭的孩子有一個共性,大多數都是平時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的孩子。

朋友班上有個孩子,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但年齡小,自控能力不足,成績會經常大起大落。後來,朋友發現一個規律,只要這個孩子的媽媽在這段時間經常給老師交流上課情況,放學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做好複習,那孩子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就會突飛猛進。而一旦媽媽放鬆,這個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就會直線下降。

朋友說,這種情況在低年齡段特別常見,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強,貪玩,注意力不集中,都需要家長去做好引導,從小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去年,北京高考狀元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生活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能享受到得天獨厚的條件,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走了更多的捷徑。”

面對他們的“捷徑”,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話:

我們不是中產階層啊,我們的工作都一般般。

我們買不起好的學區啊,我們上不起那麼貴的輔導班。

我們不能經常帶孩子出國旅遊,去開拓視野啊。

澎湃新聞對高考狀元的調查(2017年)

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澎湃新聞對高考狀元家庭的調查(2017年)

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澎湃新聞對高考狀元家庭的調查(2017年)

醒醒!盲目追漲學區房的人,請及時更新你的知識觀!

我們甚至漸漸接受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但,你以為這些所謂中產階級的家庭只是把孩子扔到名校就讓他們順其發展了嗎?

他們不僅有好的學區,好的學校,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培養、陪伴、引導,他們的付出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多。

3

一所又一所新學校的崛起

最後再來說幾所普通的公辦學校。

大家都知道,鄭州大多數的公辦學校,從很早以前已經不給家長主動透露孩子的期末成績了。到期末,一般都只會給個等級評定。這個習慣是從追求素質教育階段開始延續下來的。

但是,神通廣大的家長依舊能知道自己孩子考了第幾名,班上有多少個孩子考了雙百,平均分是多少,甚至還能知道自己年級在全區的統一考試中能排到第幾。

而,這些,都通通不會對外去公佈的。

你以為每個區給各校各年級統考成績排排坐的時候,一定是那些家長口中的名校位列前茅?還真不一定。

一個家長很滿意孩子目前就讀的一所新建學校。老師雖然年輕,但各個都很有責任心,群裡發問題、檢查作業,都能監管到位。當然,這個家長最滿意的還是,該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區統考,就一舉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那些名校的平均成績,還都通通排在這個新建學校之後。

以考試成績去定義學校的優秀程度,確實很狹隘。但不得不承認,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是有用的。

曾經在某區教育崗位退下來的一位老同志告訴我,很多老師,給孩子選擇區域內的就讀學校,會著重考慮一校之長。

校長對一所學校的日常教學、學生素質培養、創新改革等都有極大的幫助和作用。他給我列舉了幾個區域不錯的小學,其中不乏有曾經的村辦小學以及建成5年以內的新建學校,這些學校都不錯,只是一直很低調。

所以,新建學校並不可怕,完全可以選擇,尤其是有著優秀且低調校長領導的新建學校。

這是近期發生在身邊的三個關於擇校、學區房的小故事。

名校確實是稀缺、優質的教育資源,有條件、有能力的家庭完全可以去追求。

但,大多數的家庭、大多數的孩子都只是在普通的公辦小學、公辦中學上課,孩子的父母,我們對孩子的付出、陪伴、引導更重要。

父母雙方營造的和諧氛圍、父母的眼界、水平,這些都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偉大財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