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志6:從土丘荒地到創客天堂的嬗變

導讀:

■從土丘荒地到創客天堂,華強北四十年嬗變

■大手筆升級改造,華強北600萬㎡立體商圈呈現

■產業高端化推升資產價值,恆邦壹峰成焦點

正文:

■從土丘荒地到創客天堂,華強北四十年嬗變

2018年,是深圳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四十年滄海桑田,在這塊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生了眾多令人驚歎的城市發展奇蹟,而從“土丘荒地”到“電子名城”,再到“創客天堂”的華強北,就是其中一個。

曾經說起華強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山寨”。實際上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只要國際上有一款新的電子產品剛發佈,在深圳華強北就能找到山寨版,而這種強大的模仿和複製能力,也讓深圳一度被冠以“山寨之都”的稱號。

不過隨著深圳在全球科技創新產業鏈上的持續發力,華強北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創客人士挖掘和認可。因為在華強北一個個縱橫交織的“格子鋪”背後,是輻射整個珠三角的電子工廠,幾乎所有的元器件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龐大的生態系統吸引了全球創客在這裡安營紮寨。

■大手筆升級改造,華強北600萬㎡立體商圈呈現

如今的華強北已經成為了國內外聞名的“創客天堂”,這裡是無人機、機器人、VR/AR、新型可穿戴設備的大本營,來自中東、歐盟、印度、俄羅斯的國際買手長期在華強北駐點,負責將華強北的電子產品,特別是通訊產品,源源不斷地從深圳發往世界各地。

在國際創客空間的打造上,華強北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入駐華強北的國際創客團隊達到了28個,孵化項目數共34個;來自美國硅谷的HAX目前已入駐的孵化項目共有15個,約50多名國際創客在此創業,項目涉及模塊機器人以及智能硬件;賽格創客中心已吸引到35個創客,孵化項目達到40個。

憑藉獨特的產業優勢,華強北正日益國際化,而深圳市政府為了提升華強北“創客天堂”的魅力,也自2013年開始,對片區進行了相應的配套升級。

經過4年左右的施工,2017年升級改造後的華強北重新開街,1、2、3、7號地鐵、42個出入口無縫接駁,形成總容量達到600萬平方米的立體商圈,以賽格廣場、華強電子世界、遠望數碼等為代表的商城也從原來的直銷大賣場,升級成為集展示、銷售、創意於一體的綜合商業體。

■產業高端化推升資產價值,恆邦壹峰成焦點

為了進一步擦亮這張面向國際的城市產業名片,在6月11日舉辦的福田七屆區委第58次常委擴大會議上,福田區政府提出將推出上步華強北片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營造規模化低成本產業空間,打造華強北上步片區大智谷。

據透露,未來的華強北商圈將向四個方面轉型,包括打造國內一流的國際商貿功能區、打造國內乃至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高地、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打造國際一流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此外,未來華強北還將打造創新創業大街,建設世界級的智能硬件研發設計中心等。

產業的高端化發展,也對華強北的房價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2005年華強北的房價約1萬元一平米,如今最貴的超過10萬,像金茂禮都2003年開盤報均價8200元/平,目前均價約11萬/平,15年上漲12.4倍,2017年更有個別樓盤成交單價達到了16萬/平。

在深圳房價長線看好的背景下,華強北的物業依然具有極大的價值優勢。而位於福田華強北核心位置的恆邦壹峰,不止充分享受區域繁華商業、便捷交通以及醇熟配套,約31-58㎡的挑高靈動空間,更具有面積小、總價低,兼顧高流動性、高現金流、高安全性三大要素,全市很難再找到第二個,正是投資者入手華強北商用物業的首要之選。

改革開放40週年志6:從土丘荒地到創客天堂的嬗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