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作者|蛋 总

6月30日下午 ,拼多多的招股书把“消失”了43天的陆奇拉回公众视野。陆奇将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这一消息瞬间传遍了创投圈,“陆奇和拼多多”的全新组合让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了陆奇与拼多多黄峥的身上。

命运齿轮奇迹般的耦合,让站在互联网浪潮之巅的这两位年纪相差近20岁的佼佼者,再次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1

1980年,陆奇刚进入复旦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为最新的paper夜以继日地读外文文献和码代码。彼时,黄峥刚出生于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这一年,中国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互联网”这几个词。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1987年,获得计算机系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的陆奇没有安于现状,他的眼光比旁人看得更长远——大洋彼岸的美国已悄然掀起了互联网大潮。随着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更盛,他决意赴美攻读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当陆奇正式踏入雅虎的大门成为一名工程师时,黄峥还只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一新生。在接下来的8年里,美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引了黄峥前来攻读威斯康星的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顺利加入Google,而陆奇则凭借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在雅虎平步青云。

2006年,当陆奇被任命为雅虎的资深副总裁时,黄峥与李开复一起被派到了中国拓展业务,建立Google中国办公室。

彼时,频繁往返于中国和硅谷做工作细节汇报的黄峥,隐隐产生了疲惫之意。他看到了中美互联网发展最前沿的信号,想脚踏实地地去做些什么,也想结束这种“空中飞人”的生活,回到中国互联网这片沃土上重新出发。

黄峥辞职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前往谷歌总部对改变搜索结果中显示汉字字体颜色和大小的决定权申请签字。2007年,成为黄峥离开Google自主创业的起点。

而彼时,在雅虎蛰伏十年,每天凌晨3点起床查收邮件,5点多到达办公室的工作狂陆奇,2008年也从微软开始了他的新征程,担任微软Bing项目的负责人,被众人视为“华人科学家的高峰”。

离开谷歌后的黄峥,显然没有像陆奇这样攀登上“最高峰”,相反地,他是“一切从零开始”。

黄峥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手机电商欧酷,三年之后,这个品牌的年营业额达到了几亿元,但在诸多的电商品牌里,并无特色。黄峥卖掉了这家公司,只保留了核心团队。随后,这个团队和他一起做过母婴品牌的电商代运营乐其,创办过游戏公司寻梦,开发了两款针对微信的游戏。

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寻找着新的切口。2015年,黄峥创建了自营电商团队“拼好货”。随后,在“拼好货”的基础上创建了拼多多,同样是拼团模式,但他开始考虑如何增强顾客互动,提高参与度。

2016年7月,与拼好货合并后的拼多多拿到了B轮1.1亿的融资,成为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经历了初期粗放的扩张,假货、经销商投诉、物流等问题全部显现出来,黄峥又带着团队打假、反腐。

黄峥越来越忙碌,而陆奇则是想停下来思考未来的路,他想更专注在AI这条赛道上,外界不断给他抛来橄榄枝,包括BAT。

2016年9月,陆奇从微软离职。“微软的人特别喜欢他,比尔·盖茨都挽留他很久。”微软的同事舍不得陆奇离开,甚至在送别时纷纷穿上了“我们曾跟陆奇共事过,你呢?”字样的体恤。

2017年1月17日,陆奇加入百度,负责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就在陆奇加入百度成为仅次于李彦宏的“二号人物”的第三天,李彦宏夫人马东敏宣布重回百度,担任CEO特别助理一职,负责百度投资、人力及财务工作。

有人不免猜测其中微妙的巧合,但这些都不影响陆奇在百度All in AI策略的推进。

从雅虎到微软再到百度,陆奇一直给业界以“完人”的形象。陆奇在百度供职486天里,带领百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合”是陆奇加入百度后施政的主线。

然而,陆奇与百度终究不“适配”。今年5月18日百度宣布陆奇不担任总裁后,仅仅两个交易日,百度市值蒸发约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7亿元,同时也引起百度内部人事“巨震”,内外猜测不断。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陆奇将一切质疑声抛在脑后,转身飞向美国的家。黄峥则是停不下来了。

在外人看来,拼多多无疑是爆发力十足的:从名不见经传到距离行业巨头淘宝仅一步之遥,拼多多只用了三年就轻松闯入电商赛道的前三甲。

但只有黄峥自己知道,从拼多多成立到即将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这一路上他拼了三年有余。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对创业公司来说,在现有中国互联网的竞争环境下,BATJ强大的商业布局网,让每一张桌子甚至是椅子都是满的。如果还按照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去打对垒赛,最终都无法逃避巨头的围剿。

在黄峥看来,淘宝、京东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相当于电商版的Google,而对拼多多来说,它要做电商版的Facebook。

如果说Google是一个让用户更高效、更精准地找到所需的工具,那Facebook则是一个让用户更好地表达情感和展示生活的平台。黄峥相信,将情感和购物体验结合的场景有长远的未来。

事实证明,黄峥这一次赌对了:2017年,拼多多的年度GMV(网站成交金额)已超过千亿,达成同样的业绩,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黄峥仍未停下脚步。6月30日凌晨,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IPO募资最多10亿美元。

拼多多和黄峥,在电商赛道上拼了3年,终于即将攀登上第一个高峰。

2

互联网是一个江湖。这些技术出身的佼佼者们,总有大佬们的实力加持,他们的朋友圈是真“贵圈”。

陆奇的履历决定了他的朋友圈是全球各行业最顶尖的人脉,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微软CEO斯蒂芬·鲍尔默、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

而黄峥也与不少互联网先锋们私交甚笃。

丁磊和黄峥的相识源于技术的交流。彼时,丁磊在技术上遇到了问题,就加了技术男黄峥的MSN,从此两个“基友”就开始联络上了。拼多多成立后,网易从宣传、资金、人脉几个方面都给了黄峥足够的支持。

而在美国读书期间,黄峥通过丁磊认识了他生命中重要的贵人——段永平,这个“小霸王”学习机和步步高的创始人、OPPO 和 vivo的幕后老板。在黄峥创立拼多多前,段永平通过公开竞拍获得了和巴菲特共享午餐的机会,当时跟随段永平前往的六个人中,就有黄峥。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巴菲特与段永平)

最后俩人成了忘年之交般的好兄弟,拼多多发展至今,黄峥不仅得到了段永平的资金支持,还受益于段永平的众多“金点子”的指点。

段永平在中美商界历练了20余年,深谙产品本土化战略和群众路线,黄峥回国后创立的第一家公司就收到段永平的第一笔投资。

当黄峥面临电商市场切入口和定位的困境时,段永平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了句:“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作为一个好公司,动作越少越好。”

后来,黄峥决定让拼多多“一切从简”——不碰物流和配送,不做采销,保持“轻量”模式迅速前进,这种理念让拼多多在三年内成长为“独角兽”电商公司,实现了用户网络购物和团购折扣的结合。

有一次,两人在碰面吃饭时,段永平对黄峥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黄峥回家后,细细揣度,打定了主意:慢下来钻研在电商巨头夹缝中生存之道,用“错位竞争”的思维与阿里京东展开新的较量。

当黄峥确立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路数,在三线城市获取了阿里和京东不曾获取的用户群时,段永平用波澜不惊的口吻对他说:“用平常心做事情会更好。”

于是黄峥变得更低调谦和,尊重友商对电商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没有阿里在物流、品控、监管等方面的探路,我们要多走不少弯路。”他一直认可淘宝和阿里对电商平台基础的构建。

今天,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强调了拼多多的价值观首先是“本分”,这和段永平在总结OPPO、Vivo的秘诀时如出一辙——“本分和平常心”。

3

进入2018年以来,国内独角兽掀起了赴港、赴美上市的热潮。

成立仅三年的拼多多要正式启动 IPO,可能创下从成立到上市的最短记录。然而,对于拼多多来说,赶紧上市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深挖洞、广积粮,拼多多用3年时间走过京东10年走的路,国内外投资人也会买账,上市后估值会很好。

目前尚不知清楚陆奇是否会参与到更多拼多多的管理和运营中,不过招股书显示拼多多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三个用途,其中一个是技术投入和研发,陆奇正擅长于此。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不过,陆奇离职百度时就已表明:百度会是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因此陆奇加入拼多多做职业经理人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严格地说起来,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不过是虚衔,因为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

陆奇失踪的43天,黄峥“拼上市”的3年

换言之,这不算是陆奇的新职务,他也不会拿拼多多的工资。陆奇此前还曾是爱奇艺董事,但他只是代表了百度在爱奇艺的话事权,而不管理具体业务。

事实上,陆奇在硅谷和纽约都有着一定的号召力,他和沈南鹏等人出现在招股书名单中,显而易见地将会对拼多多在美国上市有不小的助力。从陆奇离开百度当天股价大跌可以看出,美国资本市场比较认可陆奇。

黄峥在今天发表的《致股东书》里说:“拼多多将永不放弃做正确的事,永不放弃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价值。”他心里很明白:前方的路是“道阻且长”。

但这种“永不放弃,执着向前”的态度,恰如陆奇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所写:“人生是一场不停的,无情的战斗。向前,向前,永远不要停。”

57岁的陆奇与38岁的黄峥,在不同的时空里,同样地奋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