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巨艦」

2013年,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更名為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原海潮寺舊址上的工廠搬遷至下沙總部。過去的60年,中策不僅是一個取經問道的佈道者,更是一個不斷革新的開拓者,而這一切的力量源泉,來自於薪火相傳的海潮精神。如今,中策橡膠總部的船型大樓踞江而立,重新起航。

今年是中策橡膠集團成立六十週年之際,新造好的船型大樓將成為大部分員工的辦公場所。大樓正對錢塘江,中間隔著一片公共綠地,遠處的天際線清晰可見,從大樓上層向遠方看去,江景一覽無餘。

海潮精神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海潮亭

不只是“鉅艦”,中策橡膠的總部內還有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在中策,我們隨處可感受的是流動的海潮精神。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聞濤”石

萬曆年間,蓮池大師曾為了弘揚佛法,在現在的望江門外(古稱草橋門外)的錢江北岸大堤旁修建了一座大廟,定名為海潮寺。1958年,在荒涼的海潮寺內建起了浙江省第一家橡膠廠,取名為海潮橡膠廠,開始生產膠鞋和人力車胎,而這就是中策橡膠的起源,也是海潮精神的開端。

為了展現歷史之燦爛,不忘創業之艱辛,使“海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因此中策橡膠在總部內建“海潮亭”一座,以作紀念。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海潮亭》記

登艦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大廳正前方壁畫《天下奇觀海潮攬勝圖》

這艘“鉅艦”承載著中策橡膠絢爛的歷史。2018中策橡膠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召開在即,也恰逢是中策走過的第60個年頭,為此,銅雕大師朱炳仁,銅雕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唯一傳承人,專門設計了大廳內的銅雕。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大廳左側壁畫《蓮池建寺》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大廳右側壁畫《不忘初心》

大廳內的三幅銅雕壁畫顯示了中策人薪火相傳的海潮精神,它作為建築的內涵貫穿其中,而穹頂之下的地雕則記錄著中策橡膠六十年的風雨歷程。

攬勝圖上的建築即為上文提到的海潮寺,中策的故事起筆於此。畫面中浩浩蕩蕩的浪潮為天下奇觀錢江潮,它象徵著中策人用勤奮與創新煉成的海潮精神,它是故事中最華美的篇章,也是串聯起每一章節的中心思想,中策人把海潮精神鐫刻進每一個字句。

海潮寺系佛教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所建,傍堤而築,寺內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等佛家建築。清末民初,海潮寺和靈隱寺、淨寺、昭慶寺已成為杭州佛家“四大叢林”。

1958年,在杭州市河坊街原方回春堂舊址內設立了杭州海潮橡膠廠籌建處,同年,在望江門外原海潮寺內成立了杭州海潮橡膠廠。從此,海潮橡膠廠以艱苦創業為己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生產膠鞋、力車胎到生產卡客車輪胎;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朝著中國乃至全球輪胎行業的舞臺中央走去。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在四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海潮寺為中國佛教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中策橡膠歷經半個多世紀,成為中國輪胎行業的引領者之一,用行動詮釋著海潮精神。

在大廳左側,也就是船首位置,是蘊含了中策一路走來創造的萬千氣象的展廳。它是帶你回首過往、展望未來的時光機,那些難以忘卻的歷史性時刻,那些中策人用青春與汗水澆鑄的輝煌,還有劍指未來的熱忱與科技,你都可以在這裡領略。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空中庭院

中策注重生產的可持續性,而這種可持續性同樣表現在鉅艦的建造上。空中庭院的景觀綠化、不同樓層的屋頂花園,構建著綠化體系。它能緩解周圍的熱島效應,人與自然彰顯著盎然生機。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奔流的江水,優美的建築,相互依存。錢塘江沿岸風景一覽無遺,人、建築、環境和諧共生,共同描繪生動的畫卷。

後記

世界輪胎前十的中策橡膠在總部造起了“船型鉅艦”

建築不是孤島,就像中策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路,是藉著相伴而來的夥伴的力量。這個拔地而起的建築,在佈局、空間環境等多方面引入和諧共生的理念,它不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砌,也是海潮精神的載體。

站在鉅艦的船頭,隨著江風撲面而來的還有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而眼前奔流到海不復返的潮水正書寫著中策人的海潮精神,靠著這股無所畏懼的勁兒,他們又將在所到之處留下新的印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