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乾貨」教師證最全高頻考點歸納!(幼兒情緒發展)

1.情緒情感的概念

廣義的情緒包括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自身需要之間關係的態度體驗。情緒是客觀事物與個人需要之間的關係的反映。當客觀現實滿足人們的需要時,就會引起積極、肯定的情緒情感;當客觀現實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時,就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情感。需要是情緒產生的基礎。

情緒主要是指感情過程,即個體需要與情境互相作用的過程,如高興時眉開眼笑、手舞足蹈,悲傷時垂頭喪氣、愁眉不展。情緒具有情境性、激動性和暫時性,往往隨著情境的改變和需要的滿足而減弱或消失。而情感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用來描述那些具有穩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如對美的欣賞、對醜的厭惡等。

「筆試乾貨」教師證最全高頻考點歸納!(幼兒情緒發展)

2.情緒狀態分為心境、激情、應激三種

3.幼兒的情感主要體現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三個方面。

4.兒童情緒的特點

(一)易衝動性

幼兒的情緒常常處於激動狀態,而且來勢強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支配。年齡越小,這種衝動越明顯。例如,想要一個玩具而得不到,就會大哭大鬧,短時間內不能平靜下來。5—6歲幼兒情緒的衝動性逐漸降低,情緒的調節控制能力逐漸加強。

(二)不穩定性

嬰幼兒期的情緒是非常不穩定的,容易變化,表現為兩種對立的情緒在短時間內互相轉換。例如當幼兒因為得不到喜愛的玩具而哭泣時,成人遞給他一塊糖,他就立刻會笑起來,這種“破涕為笑”的現象,在小班尤為明顯。

幼兒情緒的不穩定性與他們易受情境的影響、易受感染與暗示有關。例如,新入園的幼兒哭著要媽媽,會引得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其他孩子也跟著哭。(關於更多資訊,大家可以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

幼兒晚期,孩子情感的穩定性會逐漸增強,但仍受家長和教師的感染,所以家長和教師在幼兒面前必須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三)外露性

嬰兒期的孩子,不能意識到自己情緒的外部表現。他們的情緒完全表露在外,絲毫不加控制和掩飾。例如,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到了2歲左右,孩子從日常生活中逐漸瞭解了一些初步的行為規範,知道了有些行為是要加以剋制的。幼兒初期的孩子情緒和情感仍然是明顯的外露。幼兒晚期,兒童調節自己情緒表現的能力已有一定的發展。

5.情緒、情感對學前兒童的作用

(1)情緒的動機作用

(2)情緒對認知發展的作用

(3)情緒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

(4)情緒對兒童性格形成的作用

(5)情緒影響身心健康

6.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趨勢

(1)情緒越來越趨於社會化

(2)情緒情感的豐富和深刻化

(3)情緒情感的自我調節化

(4)情緒控制與掩飾成分增加

7.幼兒積極情緒情感的培養

(1)營造良好的情緒環境

(2)成人的情緒自控示範

(3)積極鼓勵和引導

①正面肯定和鼓勵

②耐心傾聽幼兒說話

③正確運用暗示和強化。例如轉移法、冷卻法、消退法、反思法、自我說服法等

(4)正確理解和應對幼兒的情感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