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业的人员退休后的待遇有什么差别?

不同行业的人员退休后的待遇有什么差别?

不同行业的社保退休差异非常大。有的退休金高达近万元,有的退休金只有八九百元。

正常来说,退休金最高的行业应当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产生这个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过去实行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他们的养老待遇是由国家财政按照比例承担,虽然基本工资不高,各种补贴补助,绩效工资也挺高的。

国家正在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仍然坚持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性办法。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过渡,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会逐渐和企业的差距缩小。

当企业普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退休待遇就有可能拉平了。

另外我们退休金比较高的,是我们常说的烟草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当然也有人说他们的退休金才是最高的。其实他们的退休金制度,虽然结合了企业退休制度,但是一些部门还建立了年金制度,再加上本身工资比较高,补贴补助还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来说退休待遇,跟机关事业单位差不多。

第三类退休金较高的部门,属于规范的外资企业、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但是薪金爆棚的互联网企业还没有到退休潮,无法比较,未来他们的待遇不会低。

我们养老金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只要交费基数高,退休待遇也越高。按照北京的社会平均工资做过测算,按照300%的社平基数交费30年,退休后的待遇也能达到8200元到一万元。

第四类,应当属于普通的企业工作人员。他们要想保持退休待遇,只能通过较长的缴费年限,来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了。

交费40年,60%缴费基数下,养老保险替代率可以达到95%。基本上能够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虽然工资待遇低,但这也不错了。

第五类实际上是个体工商户等灵活就业人员。这部分人由于个人承担,企业和个人的部分负担较重,一般选择最低60%缴费基数(成都北京还可以缴纳40%),而且交费15年就停止了。

这样的话,他们退休金待遇往往只有八九百元。可以说仅仅比当地的低保线高一些,只能维持很低的生活水平。而且北京的低保线都达到了一千元每月。

这就是我们的养老金由高到低的差异,如果要想我们退休后养老金能够维持生活水平,建议还是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多缴一些,长久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