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原来吃个甜品也是这么危险的事情:广东韶关的龙女士在一家甜品店买了一份双皮奶后,她刚准备吃,结果刚挖了一勺还没放进嘴里,居然就在嘴边“嘭”炸了。龙女士被“毁容”,脸部、颈部、脖子被灼伤,视线模糊。甜品店老板称,爆炸原因是学徒将双皮奶在微波炉里转了3分钟,比平常多1分钟。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看完这条新闻,博姐姐真是替你们捏了一把汗,千万不要听甜品店老板乱讲哦~他一直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没错了…爆炸原因根本不是多出来的那1分钟,之前没爆过炸,真是算他走运。

爆炸的这一盒,不是普通的双皮奶,而是豪华的窝蛋双皮奶!北方的小伙伴可能还没吃过,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窝蛋双皮奶。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呐,就是这样的。普通双皮奶大家都不陌生了,蛋清跟牛奶煮来煮去,冷却了形成奶皮。窝蛋双皮奶呢,把之前剩下的蛋黄再趁热放进去,蛋黄就着双皮奶的温度,介于似凝非凝之间,让普通双皮奶的营养和口感都得到了加强,广东人真是会吃啊。

这个东西它刚做出来趁热吃是很好的,凉了再吃,蛋黄是半生的,即使是广东人,想必也不会喜欢,所以要把放凉的再加热。用锅隔水蒸当然不如微波方便,可微波炉的使用,是有禁忌的。

这要从微波加热食物的原理说起。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而微波加热的原理,要先从传统加热方式说起,传统加热,靠的是热传递,火传给锅,锅传给食物;或者锅传给水,水再传给食物。显而易见,食物是从外往里热,不管你是食物里的哪种成分,越靠外,越先热,从微观来说,受热均匀,而且有个逐渐升温的过程。

而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微波辐射让食物中的水分子运动起来,它们一运动,就会产生热量,就好像摩擦生热那样,这些热量就会传递给水分子身边的其它分子,比如蛋白质、脂肪什么的。也就是说,微波只能加热水,你要加热的食物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水分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干燥的食物热的慢,从微观来看,食物中各个水分子的点会率先热起来。

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你要加热的食物相对完整,尤其是内部更加水润,比如一个鸡蛋、一粒葡萄,那根据上面的加热原理,可以想象会有什么发生了。所以微波炉使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禁忌就是加热鸡蛋。

带壳的不行,打出来的荷包蛋也不行,这里引用知乎上的几个图片展示一下后果。(昧叔家的微波炉刚买的,不舍得实验用;实验室的又不能用,算违规操作[抠鼻])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回到窝蛋双皮奶上来。为什么在微波炉里没有炸,到嘴边炸了呢?说明这个鸡蛋在微波炉里已经是勉强支撑了,勺子一挖,找到了一个出口,一下子就破功了,嘭!

也有其他网友表示,鸡蛋咬了第一口才炸的,是同样的道理。微波炉里侥幸没炸的鸡蛋,如果在外面慢慢冷却下来,也是安全的,趁热吃,就难说了。

就双皮奶本身来说呢,也不适合微波加热。它属于凝固型的食物,在牛奶反复蒸煮的过程中,里面很容易有微型的小气孔。外表层结实,中间有空气,还不能均匀的从外往里热,想想也会炸的。

除了鸡蛋,还有一些其它不适合微波加热的食物,例如鸭蛋、鹅蛋、鹌鹑蛋…

此外还有:

辣椒,挥发性成分含量太高,据说开门的那一刻,辣眼睛;

桂圆、荔枝、红毛丹之类的水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水果都不能微波加热,榴莲就适合,细腻的质地,饱满的味道,在微波加热后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子食用双皮奶,嘴边爆炸毁容(多图)

不过,尽管有些水果几乎不会爆炸,但水果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时候也不是很多,因为水果里含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加热被破环的会很多,您就失去了吃水果的重要意义之一。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