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戲精」的皇子,當不了皇帝

不是“戲精”的皇子,當不了皇帝

對於皇宮裡的皇子們來說,太子之位是天下第二有誘惑力的東西(最有誘惑力的當然是皇帝之位),為了得到這個位置,有希望的皇子們會使出渾身解數去取悅皇帝老子。

01

第一招:

鱷魚的眼淚

曹丕縱然也是天資聰穎,滿腹經綸,比起三弟曹植來還是差了一截,在老爸多次組織的作文競賽上老是不甘心地處於下風,所以他只得另闢蹊徑,別出心裁,換個方向找個獨門絕技來贏得父王曹操的歡心, 得以在朝堂佔據一席之地。

曹丕的智囊團裡有一個謀士叫吳質,這個吳質給他出了一個看起來不怎樣但其實很有效果的“怪”主意——“王當行,流涕可也”。於是,每次曹操帶兵出征,曹丕、曹植兄弟和留守大臣到郊外送別時,曹丕都哭得稀里嘩啦,而曹植還在那裡為自己“男兒有淚不輕彈”自豪驕傲呢。

說來也怪,

一向以心狠手辣、冷酷腹黑著稱的一代梟雄曹操,竟然真的被曹丕裝出的悲傷感動了,結果,靠裝哭取勝的曹丕最終取得了太子之位。

02

第二招:

豬鼻子插蔥

——裝相(象)

曹丕、曹植鬥法哥哥勝出,而楊勇、楊廣爭位贏家卻是弟弟,究其原因,也和“豬鼻子插蔥——裝相(象)”大有關係。

平心而論,弟弟楊廣的能力確實遠遠高出作為哥哥的楊勇,他不但能詩善賦,文采風流,而且戰功卓著。正因如此,楊廣越來越不安分,一心要取代哥哥楊勇的太子之位。

楊勇碰巧是個不爭氣的主兒,生活奢侈,行為放浪,搞得正大張旗鼓提倡節儉的老爸隋文帝心裡很是不爽。

楊廣則極力迎合皇帝老爸的政治號召,偽裝出生活儉樸、不好聲色的樣子。隋文帝見小兒子如此淡泊寧靜,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楊廣勾結和楊勇不和的越國公楊素,讓他在文帝面前找機會說楊勇的壞話。

後來,楊素誣陷楊勇在文帝生病期間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大怒,逮捕楊勇,將其廢為平民,改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最終敗在楊廣手下,一是楊廣能裝夠壞;二是楊勇自己是個有縫的蛋;三是楊勇身邊沒有好老師。

03

第三招:

貓哭耗子假慈悲

年老病重時,道光還是沒能定下太子之位的人選,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召奕詝奕訢入宮答對軍國大事,藉以決定儲位的最終歸屬。

奕訢對軍機大事、治國之道回答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按理說,這樣一個胸懷天下,有政治遠見的人更適合當皇帝。

而奕詝卻沒有發表什麼真知灼見,只是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說:“阿瑪,此時兒臣方寸已亂,實在無法慮及安國之事,恕兒無能,倘若阿瑪身有不測,兒願伴駕西行,永伴阿瑪身邊。”這樣的“慈悲”不僅感動了在場的人,更是感動了道光皇帝。

常言道:“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將大駕西行的道光帝最終被奕詝裝出的孝心打動了,這才有了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的咸豐皇帝。

咸豐皇帝之所以這麼能裝,都是他的老師杜受田所授。

曹丕、楊廣和咸豐的太子之位都是靠“裝”得到的,這冥冥之中註定了他們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公元226年,在位只有六年的曹丕在洛陽短命而崩; 公元618年,楊廣被寵臣宇文化及縊殺死於江都,死後連副棺材也沒落著;公元1861年,在英法聯軍禍亂北京的險惡形勢下,受驚過度的咸豐死在承德避暑山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