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查又來了,將對農藥行業造成多大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化工圍城”、“城圍化工”的問題日益顯現,特別是水汙染問題、大氣汙染問題、土壤汙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環保治理不達標的化工企業將會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嚴厲監管,這對於一些生產水平低下、環保設施配套不足、治理粗放的行業和中小企業來說,未來經營將面臨巨大的監管壓力和經營風險。同時,環保的壓力增加,帶來了一連串的價格浮動、產能釋放等問題。

環保督查又來了,將對農藥行業造成多大影響?

中央環保督察進駐,草甘膦還要漲?

2017 年,我國要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據報道,今年7月底8月初,中央環保督察組將進駐山東、浙江、四川、海南、遼寧、吉林、新疆、西藏等8 個省(市)進行最後一批次的督察,可能對山東、浙江等化工大省的化工企業產生較大影響。而常態化、制度化的環保督察,將大幅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對於一些生產水平低下、環保設施配套不足、治理粗放的行業和中小企業來說,未來經營將面臨巨大的監管壓力。

就目前農藥市場來看,草甘膦的漲價最為“誇張”,根據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主流成交價格2.15-2.2萬元/噸,部分高端產品達2.3萬元/噸,均價較7月初上漲約7%。

草甘膦的價格波動,一方面在於原料價格上漲。4月下旬以來,草甘膦的主要中間體甘氨酸價格“逆勢飛揚”,從不到8000元/噸漲至約12000元/噸,漲價原因是環保高壓。同時,黃磷價格也在猛漲,7月底,國內黃磷主產區雲南、貴州和四川的黃磷工廠近一個月以來連續上調出廠價,截止目前,國內黃磷的平均價格已經漲至1.5萬元/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上漲近30%。此外,亞氨基二乙腈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

另一方面出在環保督查,隨著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本週全面啟動,浙江、四川等草甘膦主產區將迎來新一輪“環保風暴”。據統計,2016 年浙江山東四川三省農藥產量佔全國的35.7%。隨著9月出口旺季到來,市場供貨缺口預期增強,生產商目前普遍惜售,產品價格一單一談。

部分農藥品種集中於浙、魯、川等地

我國農藥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山東、四川等地。目前的環保政策與執行力度史上最嚴,對農藥行業中間體及相關產品的開工率均有可能帶來較大影響。部分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將出現持續上調。

其中吡蟲啉的價格有較大波動,從7月初的16萬元/噸漲至目前16.3萬元/噸。據瞭解,目前我國吡蟲啉整體產能約25000噸/年,其中山東企業的吡蟲啉產能約佔總產能的30%左右,隨著中央環保督查的入駐,勢必對企業的產能造成影響。

同時,吡蟲啉的主要中間體2-氯-5-氯甲基吡啶(簡稱CCMP)價格也迎來大幅增長。7月初國內實物92%的CCMP售價在11.5萬元/噸,進入8月,價格增長到12.5萬元/噸。成本的提高,對吡蟲啉的價格勢必有較大影響。

需求回暖,2017年農藥出口量價同升

全球農藥行業低迷幾年後,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復甦。從幾大國際巨頭的業績看,經營持續好轉,帶動我國農藥出口量價齊升。據統計,2017年1~6月農藥出口量達85萬噸, 同比增長16%,出口金額共計23.67 億美元,同比增長21.1%。二季度單季度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8.33%,較一季度增速16%進一步提升。從出口均價看,農藥產品二季度出口價格有所上升,達到自15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企業面臨著淘汰落後產能、供給減少的局面。產品品質優良、環保設施配套充足的龍頭優質企業將在此過程中取得比較優勢,獨享劣質產能退出、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外部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