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絕大部分投資者把所有注意力都是放在外面,放在市場上有什麼風險,我們希望通過資訊或者是瞭解市場,然後得到確定性的市場必然結果。

而當我們真正瞭解市場之後,就會發現市場有它規律性的一些特徵,但是所有的現象、結果都是不可預知,甚至是變化無常的。我們希望得到確定性的,這種期望最終它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實現的雖然它有概率,但是這種小概率的事件發生的時候卻是真正讓我們無法接受,甚至是毀滅性的這種損失,或者是破產的真正原因。通常都誤以為是因為這種不確定無償的小概率事件而形成我們的風險。

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所以我們依然還是把注意力放在這種小概率事件,怎麼樣能得到最快速、最精準的信息、結果、再做努力。實際上卻偏離忽略了自身對於市場的真相的這種認知!更加可怕是我們沒有設立完整的應對策略快速回避風險,把這種損失後果降到最低。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這種資訊的時候,實際上包括研究基本面也好、政策面也好,它的確有它的規律,的確是可以給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去給出一切概率性的優勢利於我們做決策。所以絕大部分的投資機構都在研究外面,對於這種小概率的事件認知度亦或者是風險意識我們並不高,這才是真正風險的可怕之處。

因為市場是一個綜合世界的最終呈現,在真實的綜合世界裡面市場是受各種各樣的力量所牽引所左右,當我們研究的時候只能研究某些單一的因素,不管是企業也好、上市公司企業、還是政策、還是經濟的規律但是它還是片面的,所以我們必須得意識到這種片面的它並不是最終必然的結果。當我們意識到沒辦法最終精準的預測市場的必然走勢,我們更加要思考的是我們本身的資源、能力,包括風險承受最終的底線在哪裡?

因此而去制定匹配的應對策略,包括資金量的投入管理。即使是這樣我們依然沒辦法必然得到我們想要的一些結果,所以最終還是在思考的是風險承受能力。

在我們可承受風險能力之內去做匹配市場規律的一些投資模型、投資系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持續的投資過程裡面能夠存活,或者是把風險降到最低。因為不管是什麼機構、資源、都有它的侷限性風險承受能力也是有底線的。

所以,真正的投資風險不是僅僅來自於外在的無常變化突發事件,而是來自於我們對自身的瞭解不夠,對風險的應對策略不完整後忽略所造成的。

股市裡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那錢去哪了呢?

1,上市公司及“大小非”: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

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2,莊家和內幕消息掌握者: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裡,誰掌握了信息,誰就能賺錢。有一類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內幕消息後,憑藉關係從銀行貸出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快速運作,大賺一把,然後還給銀行,退出股市。難怪有人說,中國最富的人群,並不是那些拋頭露面的企業家,而是暗地裡調動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幕後“資本家”。這或許有點誇張,但卻實在令人深思。

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3,快進快出的遊資:遊資,也就是熱錢。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特徵。遊資在股市的特點是快進快出,通過迅速拉上漲停板的手段,掛巨單封死漲停板,如果其在漲停前已經吸夠籌碼,那麼封停只不過是為了明天高開出貨而已。第二天,他們會利用資金使股價高開,然後快速拉高誘多,然後迅速賣出。一般追漲的散戶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全身而退了。

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4,極個別散戶:當然,從我國有證券市場以來,也確實出現過從幾萬元到上千萬資產的投資幸運高手。然而,這隻能以數百萬分之一來計。比如曾經的“楊百萬”,其實大部分賺錢的散戶都是運氣好。然而,更多的股民像是韭菜一樣,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中國股市完全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血洗中國股市終於現形!

毫無疑問,前三類人處於股市的不敗之地。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到總數的99.4%,佔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只能選擇低位買入,拿個幾年然後一定的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要是運氣不好,選了一個“問題股”,就傻眼了!又得做好多年的股東!甚至退市都有可能...


很多人,當初進入金融投資市場的時候,都是一味地想賺錢,卻沒有來得及認真思考,這個金融市場,到底是誰在賺誰的錢?如果不搞清楚金融投資市場的整個食物生態鏈和財富分配法則,你就不清楚自己作為參與者的身份或角色定位,進而不知道自己靠什麼賺錢,到底能不能賺到錢?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大眾常見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當初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一批優質企業通過資本上市來直接融民間老百姓的錢,以緩解各大商業銀行面向企業的傳統貸款的國家壓力。美其名曰:以股換錢,老百姓拿錢投資上市企業的股票成為股東,企業拿老百姓的錢去更好地發展企業。企業拿錢更好地創造公司業績和社會價值,老百姓拿股坐享上市公司的業績分紅回報。從初心來看,這是盤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這是好事!

然而,在整個設計環節中,存在一大批中間商賺費用。企業上市IPO投行要賺錢,律師事務所要賺錢,會計事務所要賺錢,財政部要賺印花稅,券商要賺佣金,這些都是穩賺不賠的。試問:這些要賺的錢,從哪裡來?另外,在股票市場裡,公募私募要想辦法賺錢,機構大戶也要想辦法賺錢。這些要賺的錢,又從哪裡來?靠企業的經營增長,有多少家公司能持續做到?恐怕,這是痴人說夢吧!更有甚者,還有一些企業,通過包裝上市,熬過封閉限售期,來套現走人,把資本股票市場,淪為賺快錢圈錢的“合法”工具!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無風險的錢,最終還得分攤在普通股民身上;有風險的錢,公募私募和機構大戶還得鬥智鬥勇“坑蒙拐騙”地把普通股民的錢給“騙”過來。當然,能不能“騙”到手套現走人,那就要看自己的看家本事了。前者,無風險穩賺不賠;後者,有風險財富重新分配。說到底,普通股民不貢獻錢誰貢獻呀。所以,股市賺錢生態,7虧2平1賺是很正常的!

股票市場,從一開始,就不是讓大多數老百姓賺錢的事情。無論你再怎麼努力,你都改變不了這固有的規則。而,作為普通股民,要想成為1賺中的一份子,要想成為大多普通股民虧損者中的漏網之魚,就必須反其道而行之,才有獲勝的可能!

股票估值的一些思考

對於價值投資,估值當然是首要問題。這裡寫點我的思考,一是想拋磚引玉,能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二是梳理下自己的思路,希望對以後投資有所幫助。

估值方法有很多,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法,一類是絕對估值法。

一、相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比較簡單,例如PE、PB、PS、PEG等方法,這些方法往往是和同類對比、或者是和歷史對比。測算過程簡單實用,也是IPO和資產收購等報告裡面常用的估值方法之一。以PE為例,如果對目標公司的盈利預測不準確,對標公司的市盈率不合理,都可能會造成股票估值巨大差異,這也是近期A股收購估值處在質疑的風口浪尖的原因之一。

1、PE、PB估值法

雖然經常被使用,但是不代表是合理的,這類方法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忽略了不同公司之間千差萬別,並且對於對標公司的PE和PB等指標是否合理性考慮不足。例如萬達院線收購萬達影視時,對於傳奇影業的估值,我就覺得挺不嚴謹的,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1)傳奇影業未來三年的盈利偏樂觀。主要體現在對未來擬拍攝電影的盈利信心偏樂觀上(注:對整合後公司管理成本的下降說法比較認可),缺乏足夠同類型電影票房趨勢、市場特點和消費者行為變化等數據支撐。2)對標公司和傳奇影業的對比,不夠深刻和到位,僅僅提供了幾家公司的市盈率對比,傳奇影業的收購市盈率相對比較低就是認為是合理了,量化程度明顯不足(為什麼低這麼多就合理了呢?)。並且報告中對標公司的市盈率是預測市盈率,不是真實的動態市盈率,主觀因素太強,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預測值,可不科學,合不合理。

2、PS估值方法

近期對互聯網公司估值比較流行的PS方法,更是充滿了爭議性。這涉及到很多估值的根本問題。對於公司估值來說,最根本的是不是以利潤為基礎?舉個例子,最近有網友認為網宿科技,年收入僅30億左右,就獲得了500多億的市值;而南方航空此類公司,年收入上千億,市值才800多億。但是從利潤來看,兩者卻天差萬別,網宿科技30億營收就有8億多的利潤、南方航空1100多億營收只有50億左右的利潤。市場上還有一種觀點,就是互聯網公司先做營收規模,未來再收割利潤,這個觀點常見於樂視、京東等類型公司。這種觀點很值得深思:

1)營收規模起來了,是不是利潤就可以收割?什麼情況下,未來才可以收割利潤呢?我覺得這方面市場的思考明顯不夠,商業角度來看,營收規模和利潤創建並沒強依賴關係,並不是營收規模大未來盈利概率就大,須不知有多少公司營收起來了直至破產都還沒有獲得盈利。在行業一直是飽和競爭時候,利潤往往是可遇而不求的事情,近幾年互聯網發展很少出現壟斷,新競爭卻層出不窮,對利潤的創造可不是什麼好環境,不能取得壟斷地位的情況下,收割利潤有點困難。

2)營收規模起來,是不是盈利就會容易一些?經常有股民認為,營收這麼大,隨便降一下成本公司就可以獲利,需不知粗放式削成本是對公司運作很危險和不利的,一家公司的成本常一方面取決於經營效率和能力,如果經營效率和能力本身就比較好,未來哪來的降成本空間?這還會陷入一種悖論,是不是這家公司的營收能做到這麼大,就是因為犧牲了利潤打價格戰得到的呢,如果公司要得到利潤,提高價格,會不會消費者不認可了(京東有這個徵兆,價格不便宜後,消費者的消費動力有所降低),造成營收的崩塌呢?消費者對互聯網公司的忠誠度和粘性其實並不高,很多公司都在想各種方面提高用戶粘性。

3)PS方法需要對營收類型進行分類,再作估值。不是什麼的收入都可以用同一個PS去估值,比如樂視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和硬件銷售收入,兩者明顯就不能用同一個PS去估值。

所以應用PS估值方法時,我們要慎重,要細分場景,要分析公司特點,要預測未來收割利潤能力。有這些思考過程,PS估值才會客觀合理。我覺得能在未來利收割利潤的公司,一般是那些在開拓期能大量積累用戶規模,在未來通過用戶運營提供生態產品或服務收割利潤的公司。PS估值,關鍵在於公司未來有沒有可預見的收割利潤模式和場景,關注的點應該是用戶規模而不是營收規模,留意的地方應該是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

3、PEG估值方法

PEG估值簡單易行,且具有一定合理性,是利潤貼現模型結合實際經驗後的一個簡化測算版本。這個方法,也經常有人用錯,主要就是用近三年的利潤平均增長率去估算,正確的是用未來三年的利潤平均增長率。在利潤增長方面,歷史三年跟未來三年數值經常有很大差異。

我覺得估值應該是對未來的估值,用歷史的數據去驗證和測算,這更多反映的是歷史估值。歷史的數據用於判斷和估算公司的未來方法很多,但絕不是等同歷史或者簡單的保守壓低就行了。

二、絕對估值法

絕對估值法主要是基於未來貼現到現在的測算方法,至於用什麼去貼現就出現了不同的模型,例如股息(分紅)貼現估值模型、現金流貼現估值模型、利潤貼現估值模型等等。不同的貼現內容,體現了不同的估值思路。例如股息(分紅)貼現估值背後的思想就是實際分到投資者手裡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投資價值;而利潤貼現模型背後的思想就是我是公司的股東,公司的利潤就是我的。總的來說,這種貼現模型綜合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例如公司的盈利和風險都考慮到了),是相對科學一些的。

為了說清楚這個貼現原理,我舉個理想的場景吧:一筆資金1000元,存銀行的一年利息率為10%,也就說每年投資者都可以獲得100元的利息;現在有一家公司,它的盈利非常穩定,幾乎跟銀行存款收益一樣穩定,公司每年都可以獲得100元利潤,不增不減,那這家公司你覺得值多少錢?它只值1000元,這就是他的估值,因為這家公司跟銀行存款1000元沒有什麼區別(都只能產生100元利潤),沒有人用1001元去換一個1000元的存款,這不符合邏輯。這個利率就是貼現率。從這個場景,你可以看到利率10%,利息沒有增長的情況下,估值放大了10倍(1000元存款=100元利息*10),這10倍就是市盈率。這就是市盈率的本質!

那麼對於具體公司來說,盈利肯定是不穩定的,有的在增長、有的在下降、有的上下波動很大,這就引發出了兩個問題,1)盈利的預測;2)貼現率的預測。不同公司的貼現率肯定是不一樣的,這也是風險利率!風險利率的客觀測算,你可以參考CAPM模型的思想,盈利波動大、未來預期不明朗的公司的貼現利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同時,從貼現的數學方法(大家可以算一算),也可以知道,盈利保持增長狀態,可能估值是明顯不一樣的,同樣的場景,若利息保持每年增長5%,市盈率可以去到20倍,是不增長時候市盈率的2倍。所以公司的利潤增長越快,市盈率自然越高,當然增長必須是長時間具有可持續性才能獲得高市盈率估值,偶發性的增長,對估值的幫助不大。

目前很多采用此類模型估值的,經常低估了風險利率(這個利率對估值測算影響非常大),非常樂觀,主要原因是隻用公司歷史的盈利數據去測算,沒有考慮到公司運營、商業模式等因素,我建議估值的時候,貼現利率以數據測算為基礎,加入個人對公司的理解,做些微調。

綜合以上估值方法,最需要解決的兩點的是盈利的預測、風險利率的估算,而要做好這兩點,沒有長時間跟蹤和洞察一家公司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價值投資普遍交易頻次很低,關注公司非常聚焦的原因之一。

炒股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才能贏利?

1、不要將絕大多數的資產家當投入股市:

有的人急於求成,看著別人股票呼呼地漲了賺錢,心裡著急,想著賺錢;於是,將大多數的家產投入股市,當股市一大跌時,全盤覆沒,割肉又捨不得,放著又直跌。

2、不要盲目跟風:

當股市熱火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大街小巷都在炒股票;但實際情況是當連清潔工掃地阿姨也在炒股票的時候,就是股市最危險的時候,比如2015年時的股災,很多人在5000點時才進去,一進便跌,當了接盤俠,虧得一塌糊塗。

3、要有耐心:

有的人一進股市,手就癢,特別喜歡買賣股票,但實際情況是一賣就漲的現象很多,有的時候又以高價買回,不但要花更多的成本,而且買賣都有手續費的。還有的人本來想好了要跌到多少才買進的,誰知按耐不住手癢,沒有跌透就進,結果買了就被套。

4、要有一顆平和心,平靜看待得失:

有的人股票一漲,就高興得手舞足蹈,以為自己是股神;股票一跌,又心情灰暗,心情一落萬丈,沒精打采;其實股市有漲自然有跌,總體不虧就不錯了,能賺就更好了。要以一顆平和的心看待得失。

5、好好學習技術指標、瞭解周圍環境大局:

有的人連股票的一些技術指標都不懂,便貿然進入股市;其實,炒股票是要懂各種K線圖的,並且要了解時事政治。如果不願學習,還不如不進;進了也是被宰的羔羊。

6、不要盲目跟風:

在炒股票的時候,你會發現經常被拉進一些股票群,群裡氣氛熱鬧,經常有人曬賺了多少錢,並且有人推薦什麼股票好;還有一些炒股專家,專門招收一些徒弟,當然是要收費的。當然,有的人確實炒股票挺厲害,但是現在PS技術很高,要當心是否有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