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促“规划图”变“实景图”

上半年,池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37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5.9亿元,同比增长10.14%。

文旅融合促“规划图”变“实景图”

7月14日,游客在九华山花台景区栈道上留影。记者 左泽川 摄

2018年是池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之年,也是池州旅游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的开局之年。2018年已过去一半,池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如何?

记者从市旅发委了解到,今年1-6月份,池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7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0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5.85万人次,同比增长9.41%;实现旅游总收入355.9亿元,同比增长10.14%。按照池州市2018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上半年旅游业各项指标均达到时序进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年中成绩单。

今年池州市旅游业重点工作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上半年,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全域旅游发展在创新体制机制、产品、旅游宣传营销、旅游设施、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市山县区和部门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显。

从原先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区域联动发展,池州市旅游营销联盟作用持续扩大,池州旅游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池州市以营销联盟名义举办了济南、武汉、合肥、宁波旅游推介会,组织开展“宁波万人游池州”大型旅游推广活动,拓展山东、湖北、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池州市还组织全市28家A级景区从6月下旬至12月中旬,面向全省16市市民实施门票分阶段免费政策,强力拓展省内市场。

杏花村文化旅游节暨春耕大典、正月十五青山庙会池州傩展示、青阳2018“魅力朱备”第二届乡村沐野节、第二届罗城民歌文化艺术节、2018硒元素—石台乡村音乐节活动……年初起,各地纷纷推出系列旅游节庆主题活动,将农耕、傩戏、罗城民歌等池州特色元素融入旅游,进一步打响池州文化旅游品牌。部分景区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推出全省首座5D玻璃桥、首例沉浸式体验剧《做客九华·问禅》等一批适配产品,加速景区景点摆脱“门票依赖”。

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微博直播活动常态化,已开展“陵阳锅子百家宴”等11个系列微博直播活动,累计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此外,还举办了“记录大美池州”旅游抖音短视频挑战赛活动,石台县开机拍摄院线电影《秋浦流觞》。

全域旅游“规划图”变成“实景图”需要一个个旅游项目来支撑。2018年全市重点旅游项目13个,总投资145.84亿元,其中2018年计划投资14.4亿元。目前,池州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1亿元。其中,九华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进入冲刺阶段,石台县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景区、青阳天下粮仓文化园、东至三条岭等旅游项目顺利推进,成功签约九华国际康养候鸟基地、石台县富硒氧吧小镇等项目。

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直接影响着来池游客的满意度。今年池州市推行旅游厕所所长制度,明确了58名“旅游厕所”所长,列入今年建设改造的45座旅游厕所也已全部开工。同时,旅游标识牌、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稳步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星级农家乐等主要旅游场所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运用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市旅发委联合市旅游警务支队常态化开展旅游执法巡查28次,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净化了旅游市场。

池州市上半年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产品单一、品牌不够响等短板依然存在,年底还将迎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下半年,池州市旅游工作将重点围绕“全域旅游”“池州旅游形象”“主城区”等方面,以“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为总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为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开好局、起好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