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满意了?秦晋霖,我告诉你,咱们彻底玩完了”

她守了七年,曾以为她得到过,但到底只是她自欺欺人。

半个小时后,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迷糊间,许诺拖着疲惫的身子爬起来,佣人已经等不及的推门进来了。

“夫人,先生让您下去,马上。”

佣人急躁的说,眼里似乎还带着担忧的神色。许诺也没注意看,掀开被子身上仅仅是一件单薄的睡意。踢上拖鞋,迷糊着下楼,看到那个依偎在男人怀里的女人的刹那,许诺只觉得心里狠狠的痛了一下,迷蒙的眼也瞬间变得清晰了。

“有事吗?”

“女主人来了,难道你不该服侍?”

秦晋霖讥诮的说。

许诺苍白的笑了笑,看了一眼乔雨欣,说了一句,“应该的。”

心里忽然释然了。

有些东西也慢慢的放下了。

虽然像是削了肉一样的疼,但到底是连着血的一点点的摒弃了。

下楼,恭敬的走到乔雨欣的面前,“秦夫人,您吩咐。”

卑微的姿态,平和的语气,就连乔雨欣都惊讶了。

秦夫人?

喊她?

难道她许诺就一点嫉妒都没有吗?这个女人是不是疯了?

乔雨欣讶异的看了一眼秦晋霖,秦晋霖的眼睛死死的盯在许诺的脸上。这一眼,乔雨欣抓着他衣服的手紧了。

“搬出主卧,今天起我要住进去。”

乔雨欣忽然冷冷的说,那片刻的诧异仿佛不曾出现。但是话音落下的时候,手心紧张的汗都出来了。

似乎生怕那男人说一个反对的字眼。

许诺倒是轻笑着应了一个好字。

住在哪有区别吗?

他受不住那颗心,又何必站着那个窝?

转身上楼,大半夜的主卧里许诺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满头的汗水,当佣人说着要帮忙的时候却固执的摇头。

“这些都是我放进来的,我自己清理。”

带着那么一股执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告诉自己放下。

一直忙到凌晨两点,乔雨欣就固执的在楼下守着,许诺固执的收拾。

终于最后一点饰品拿出去,许诺站在卧室的门口,闭了闭眼,道:“喊秦夫人上来吧,床单已经换过了,她可以放心的睡了。”

“夫人,这……”

“你满意了?秦晋霖,我告诉你,咱们彻底玩完了”

“以后不要喊我夫人了,我现在和你们一样,住的也是一样的。”

给佣人住的房间,特意给她腾出了一间。

“可是……”

“叫我许诺吧。”

许诺看着起初被她收拾出来放在门口的两个大箱子,手轻轻的抚摸过去,“帮我扔了吧。”

“好。”

佣人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只是习惯性的听从,然后抱着箱子下楼。

不巧碰到乔雨欣上来。

拐角处两人一个照面,乔雨欣吓的“啊——”了一声。佣人以为撞在了乔雨欣的身上,第一时间扔了箱子,忙到:“秦夫人,您有没有事?”

箱子‘嘭’的一声倒地,里面的东西尽数的倒出来。

全是曾经的限量版的衣服,甚至还有几个本子,一些照片。

秦晋霖扫了一眼,冷声问:“什么东西?”

“夫人……哦不,是、是许诺,她让我帮她把这些丢掉,说以后也用不到了,没有留着的必要。”

佣人紧张的说。

秦晋霖扫了一眼那边那个一身单薄的人,眼里似有怒火在燃烧。

猛地,秦晋霖大步过去。

“晋霖哥哥!”

乔雨欣喊了一声,但秦晋霖似是没听到。

一把捉住许诺的手腕,“谁让你扔的?”

“嗯?”

许诺被用力的一甩,身子猛地撞在墙上,下意识的护住自己的肚子,疑惑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我说……”

“你满意了?秦晋霖,我告诉你,咱们彻底玩完了”

秦晋霖怒,但是下一刻又硬生生的顿住,随即一脸火气道:“我说,要扔东西你自己去,不要吓着了雨欣。”

“这样啊。”

许诺忽然恍然大悟,“那我自己去解决,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莫测的态度,就连秦晋霖都看不出来她在想什么了。

不远处,急躁的跟过来的乔雨欣听到秦晋霖的话后,也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许诺擦肩而过,捡起地上的衣服,费力的抱着箱子下楼。

这一走,就直接出了别墅。

“夫人,你去哪?”

管家看着她,担忧的问了一句。

黑夜里,许诺只说了三个字,“丢垃圾。”

不属于她的,早就该丢了。

抱着箱子,不停的走,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身后就像是有洪水猛兽一般。此时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离开这里。

带着她的孩子,永远的离开。

“你满意了?秦晋霖,我告诉你,咱们彻底玩完了”

口袋里的手机忽明忽暗,许诺后知后觉的拿起来看了一眼,接了电话的刹那,手机“啪”的一声落在地上,而她一身单薄的睡意,像是幽魂一样继续走,继续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天边亮起鱼肚皮白的时候,吱的一声刺耳的车响,紧接着就看到男人愤怒的脸庞。

“许诺,你要死就快点,你这是想干什么?”

男人低吼。

许诺看着他,一双眼睛是木然的。

气吗?

恼吗?

可是她却笑了。

“你满意了?”

许诺轻问,带着嘲弄。

秦晋霖捏着她的肩膀,“你发什么疯!”

“我爸死了,你的目的达到了,咱们玩完了。”

许诺疯了似的傻笑。

死了。

昨晚她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书名:陶蓝姬之烟火

未完待续......






其他

云龙本尊利用对人间的了解和推演,制作出了一幅图像,传给了云龙。

那是一幅巨大的神州大陆立体模型,因为人间实在太过巨大,所以云龙本尊也只能尽可能的了解云龙最关心的地方。

立体模型是用能量构建的,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山脉、草木、国家、城池、虽然形状全都按比例缩小了无数倍,但是却全都栩栩如生。

一些重要的地方,如某些修真门派的山门所在、天才地宝聚集的修真宝地、各个修炼者的门派、势力范围、人间国家的疆域分布,全都有重要的标注,还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分开显示;使人一望便知神州概况,比凡间的地图要清晰了不知凡几。

人间中神州地界,自从大唐溃灭之后,本来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五个政权,被称为五代十国,但是经过了多年的互相争战、吞并,一些比较弱小的国家被灭掉了,现在剩下的只有八个政权:后晋、后蜀、南平、后楚、南唐、吴越、大理、南汉。

另外还有一些部族势力趁乱抢占地盘,占地称国: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回纥部族、鲜卑部族、藏人建立的吐蕃国都是比较强大的部族势力。(自己虚拟的,毕竟五代十国的政权太混乱了,查资料查的头昏脑胀,就当是受主角蝴蝶效应的影响,发生的改变吧。)

后晋疆域最大,占据了山东、中原、还有辽东一部分、属于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后晋虽然本身统治腐朽,国内民不聊生,但是由于背后有雄踞北方的辽国支持,兵力还比较强大,所以一直屹立不倒。

其实后晋和辽国暗地中都是由以北方魔教和东方魔教为首的魔门势力和旁门修士所支持,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周围的正道修真者和国家,修真实力强大,这才是后晋还能维持统治的真正原因。

除了后晋,北方没有其他的以汉人为主的国家,因为周围都是部落势力,如果不投靠他们的话,很难生存下去,后晋就是投靠了北方实力最强大的辽国,这才能维持下来,所以都被其他汉人国家和百姓所厌恶,称其国内统治者为“汉奸”,所以虽然占据了最大面积的国土,也不被认为是正统,失去了稳定天下的名义。

北汉就是后来的山西节度使,原来的太原太守,刘和所建立。北汉本为后晋之领土,但是刘和后来发现后晋居然投靠了辽国外族人,所以愤然宣布独立,维护汉人正统。刘和在太原立足多年,官声极好,而且由于有云龙偶尔为他出谋划策,并且拉拢了很多正道、散修的修真者作为后援,震慑了那些暗中图谋不轨的修真者;太原多年来也是埋头苦干、潜心发展,潜力颇为强大;刘和宣布独立后,积蓄多年的实力一朝爆发,连后晋也要避其锋芒,被他将山西和河东一部独立了出去。

而且,刘和多年来内修德政、外连诸侯,这一独立,周围立刻群起响应,刘和以“维持汉统”的名义,北拒后晋、辽国,西抗鲜卑,东有长江天险隔离敌国,南连后蜀、南平、南唐。更令天下人震惊的是,刘和为了获取汉人国家的支持,向天下宣布“只图自保,永不称帝”,表示自己只是为维持汉人正朔,并无野心,所以只称“后汉”,而且没有国主,只称“汉军”,刘和这个最高领袖,也自称汉军大帅,并提出“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如果以后天下共主出现,后汉自当举国归顺,不动一兵一卒。

周围的汉人国家得到了这个承诺,也很满意,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讲究的是“吐然为诺、信义为先”,一个不讲信义的人,也不会得到天下人的认同。毕竟争夺天下的势力少了一个,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而且北汉处于对抗后晋和鲜卑、辽国的前线,也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有北汉在前面顶着,其他国家也可以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争夺天下、分出胜负,所以其他汉人国家都对北汉表示了支持。

后蜀孟氏:唐末,王建据有西川,后又取东川。903年,受唐封为蜀王,占地北抵汉中和秦川,东至三峡,907年,王建称帝,建都成都,国号蜀,史称前蜀。后唐同光三年(925),后唐庄宗派兵攻灭前蜀,任命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孟知祥为成都尹、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训练兵甲,后攻取东川,杀董璋933年,后唐封他为蜀王、东西川节度使。次年,孟知祥称帝,建元明德,重建蜀国,史称后蜀,仍都于成都。同年,知祥死,其子孟昶继位。

后蜀占据了四川一部,其国主只顾在巴蜀天府之国享乐、没有进取之心,所以只能以巴蜀的险峻山势作为天然屏障,抵御周围的攻势,其国力只能自保、不能扩张,背后的支持者乃是以蜀山派、青城派、天师道为首的四川各大正道修真门派。

后楚马氏:zhan有潭(今湖南长沙)、衡(今湖南衡阳)诸州,被任为湖南节度使,进而zhan有桂管的梧、贺等州(广西、贵州一带),最后自称大楚,背后的支持者是以南方魔教为首的魔道和西南旁门势力,由于与正派间素有争执,所以后楚与后蜀之间也一直摩擦不断,大战不起、小战频繁。

南汉刘氏:唐朝末年,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逐渐平定那里的一些割据势力,以后,据有西自邕州(今广西南宁南)、东至潮州(今属广东)的岭南广大地区。后梁贞明三年(917),其弟刘岩称帝,国号越,不久改称汉,为与北汉分别,所以世人称之为南汉。南汉背后的修真界支持者乃是以普济寺、净土宗为首的佛门势力。

南唐李氏:唐末,杨行密据淮南28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大将徐知诰掌握大权,927年,行密子吴王杨溥称帝。937年,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己称帝,国号大齐,改元瘅元。次年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唐,史称南唐,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zhan有今江苏、江西和皖南、鄂东南等广大地区,背后的支持者为以茅山派、重阳派、天剑门和佛门禅宗、三论宗等道佛教派为首的正道修真者。

吴越钱氏:钱镠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后来,他吞并浙东,zhan有两浙10余州之地。唐昭宗任他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07,朱温建立的后梁封他为吴越王。吴越国土狭小,北邻强大的吴(后为南唐)。钱镠戒约子孙,世代交结中原朝廷,借以牵制吴和南唐的侵扰。背后的支持者为大明寺、无极门、普陀寺、灵感寺等正道修真者。

大理段氏:大理在唐朝时期本是南诏国封底,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此后就一直内乱不断。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背后的支持者为十万大山中的“万妖盟”和南疆巫门中比较开明的修真者。

居住在北方草原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契丹族,在唐朝灭亡的同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势力日强,916年,建立契丹国。后唐时,契丹攻灭渤海国,南向争夺中原,后来改国号大辽,改元大同。背后的支持者同为以北方魔教和东方魔教为首的魔门势力,其他正道门派在魔门强大的压迫下只能自保,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世居青藏高原的吐蕃国,如今也是陷入了内乱的边缘,外面还有鲜卑族和回纥的威胁,所以也无力参与对中土的进犯。吐蕃背后的支持者有两方,一方是以密宗、布达拉宫的喇嘛为首的藏传佛教势力,他们在藏地扎根多年,根深蒂固,而且佛法精妙、高手众多,只是一直保持低调、不为一般人所知;

另一方是以西方魔教为首的旁门和邪派修士联合而成的魔修联盟,他们人手众多,而且正直天下大乱,这种混乱的局势更适合魔道和邪道的发展,所以声势也愈发浩大起来。

这两方势力,一方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精英,实力强大、而且扎根藏地多年,占据地利;

另一方人手众多,但是泥沙俱下、龙蛇混杂,其中很多人也只能壮壮声势而已。不过魔门和邪道、旁门修行方法本来讲究的就是速成和另走歧境,所以也是趁着乱世,急速的壮大着实力,占据天时。

而吐蕃的高层人士也分为两派,一方是佛门的忠实信徒,支持藏传佛教;一方是野心家和投机者,他们也想掌握权力,趁着乱世,到中原去分一杯羹,所以支持魔修联盟;在任何这一方面,两方平分秋色,这也是吐蕃内乱的重要原因。

北方草原上的回纥和鲜卑正在争夺草原霸主的地位,回纥以草原人为主,背后还有西域各国做后盾,还有信仰长生天和昆仑神的教派中的修行高手在暗中支持;

鲜卑慕容氏则奉萨满教和草原佛教的教主为国师,所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才定住了回纥的攻势。

二者互相争斗了多年,也是元气大伤,所以现在都在休养生息,如同受伤的狼一般的默默****伤口,准备下一次的大战。

其他的修真大派,如在上古封神之战后,就一直自称为正道魁首的昆仑派,自从秦始皇率大军攻打、后来又用驱山鞭封山之后,实力大损,就变得低调起来,几千年来也没有过多少大型的活动,只是固守着昆仑山及其周边的地界,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也不参与人间之事,连正道魁首、修真第一门的名头,都快被另外几家正道修真大派如蜀山、天师道、普陀山所抢走了。

南海派,传说是原来的昆仑十二金仙——慈航道人,现在的佛门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留下的道统,所以是佛道兼修,功法精妙,实力也非常强大,是修真大派之一,统领着南海七十二岛。

还有五方魔教中最为神秘的中央魔教,传说乃是魔道之祖,他化自在天魔主在人间留下的道统,魔法诡异、行踪飘忽不定,没有人知道中央魔教具体有多少人,山门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只知道,中央魔教随便出来一位教徒或者长老,都是修为高深、魔法精湛之辈,枯荣魔尊这位中央魔教护法长老就是例子,可想而知,中央魔教的整体实力是多么强大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中小门派、都是依附于这些大门派、不愿屈居人下、低人一等的,则是选择去海外、甚至一些偏远和人烟稀少的地方建立山门,反正这个时代的中土神州、人间界极为广大,不怕没有生存之处。

至于中土神州,汉人统治范围之外的那些地点和国家,如天竺、以及白种人居住的北方寒原、西域、欧罗巴洲,都由当地的教派或者修行门派,除了天竺和南洋各大岛屿是以修行佛法为主之外,这些修炼势力或者是习练信仰之道、修神之法,或是修炼一些独特的蛮荒修行奇术、,总之是林林种种、稀奇百怪,尤其是现在中央帝国限于内乱,连带着中土各大门派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里,使被压抑已久的外界的修行界得到了发展,更是呈现一片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之势。

南平高氏:907年,高季兴被任为荆南节度使,驻守江陵。同光二年(924)后唐封他为南平王,所以荆南又称南平。高季兴割据后,南平仅zhan有荆(今湖北江陵)、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3州,位于后蜀、后楚、后晋的夹角,地盘、实力也最为弱小,所以只有向四周称帝各国称臣,求得赐予,这才能维持统治,一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某一天被其他国家攻破,身死国灭。

南平背后的支持者乃是以玉佛寺为首的佛门势力,由于佛门主张慈悲、不杀生,所以南平也是举国信佛,不兴刀兵,周围国家也因此对没有威胁的南平很放心,所以也有默契的维持了南平的稳定,所以南平算是乱世中少有的和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