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點映那天去看了《我不是藥神》。影片結束後已經是晚上11點,當燈亮起來的時候,竟沒有一個人捨得離去。有人哭紅了眼眶,有人還在回味唏噓。

我也是其中一員,這部影片真的忍不住要為它打call。

搞不清《我不是藥神》是怎麼通過政審的。但這個劇情真的很反映國人生存現狀,直戳痛點。

程勇(徐崢飾),以賣印度神油的為生,是一個事業和家庭都失敗的社會底層小市民。

老婆和他離婚,要帶著兒子移民去國外。爸爸生病長期住院,他卻連手術的錢也交不起。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呂受益,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這種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而對症的藥“瑞士格列寧” 售價非常高昂,一瓶售價高達四萬人民幣。很多人為了治病,傾家蕩產,最後窮困潦倒只能等死。

呂受益經人介紹,找到程勇,讓他去印度走私仿製藥“印度格列寧”,雖然是仿製藥,但是療效並沒有本質的不同。而印度本土售價只要2000元。

程勇知道,走私藥在中國是犯法的,一旦被抓到就要判刑。但是,程勇太想賺錢了,在利益驅動下,程勇鋌而走險。成功地拿到了“印度格列寧”的代理權。

於是,他成了一名藥販子。他和呂受益合作,賣給白血病患者5000元一瓶。這個價錢只是正版藥的八分之一。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白血病人紛紛給程勇送來錦旗。程勇意識到,他的行為雖然違法,卻給了白血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低價假藥侵犯了瑞士格列寧的利益。瑞士格列寧廠家代表向警察局報案,要求徹查假冒違禁藥品,迅速把藥販子緝拿歸案。

程勇害怕坐牢,於是他決定就此收手。轉而去開廠做生意。

一年後,呂受益的妻子找到他,求他救命。這時他才知道,因為他停止了提供廉價藥,呂受益割腕自殺,瀕臨死亡。

程勇知道,如果回頭還是會有可能被抓。但是棄之不理,又眼見那麼多白血病人坐著等死......法與情,該如何抉擇?

02

《我不是藥神》宣傳照中,劇中人物各個笑得很開心。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每個人卻活得痛苦萬分。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得了慢粒白血病,這條命就是用錢堆出來的。每瓶售價高達四萬元的藥,1個月就吃完了。普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支出。

劇中的小黃毛,只有20歲,因為得了病,不想連累家人,獨自跑到上海來打工。

呂受益剛得病的時候,妻子懷孕6個月,他是那麼想活下去,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結束生命。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劇中另一位女主,女兒得了白血病,丈夫跑了,為了給女兒治病,她不得不跑到舞廳跳鋼管舞......每一位病人或家屬,人生充滿了絕望,步履為艱。

看到這樣的劇情,只要經歷過重大疾病的人,都會感同身受。動輒上萬的醫療費用,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難以承受。

正如電影中的一句扎心臺詞所說:世界上只有只有一種病,窮病。

我的叔叔,幾年前診斷出肺癌晚期。醫生提出要化療,當他問了治療費用後,果斷地決定放棄治療。

他說,化療也治不好他的病。他是不想搏,他知道昂貴的醫療費會花光他所有積蓄。放棄治療,至少他不會給家庭增加負擔,還可以留些錢給孩子。

他與病魔頑強抗爭了2年,最終還是抵不過癌細胞的擴散,離我們而去。

前幾天,我和同學小吳吃飯。她對我說,這幾年她過得很艱難。爸爸得了心臟病常年住院。

為了維持爸爸的生命,她和他弟弟負擔了鉅額的治療費用,每年支出高達百萬。爸爸的病很嚴重,醫院用了最頂級和最大劑量的藥,但也只是延續生命而已。

她說起這些的時候,紅了眼眶。一邊是治療疾病的痛苦,一邊是家屬沉重的醫療開支。每一個身患重病的家庭,都有種望不到頭的絕望。

這一切,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裡,都得到了真實的還原。怎能讓人不為之動容。

03

為了救人,程勇決定鋌而走險,重操舊業。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白血病人擁有活下去的希望。

仿冒藥再次大規模出現,瑞士格列寧豈肯善罷甘休。他們繼續給警察施壓,要求迅速緝拿藥販子歸案。

在一次搜查過程中,警察找到了一批手上有印度格列寧的病人。但是任憑警察如何追問,病人們堅決不透露任何信息。

有一位老太太站起身,走到警察身邊,流著淚懇請警察不要再查假藥了。她說:

"領導,求你一件事。求求你們別再查了。這藥假不假,病人自己能不知道嗎?我得病3年,正版藥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這便宜藥才賣500,能救命……

藥販子根本不賺錢吶,誰家還能沒有個病人,你就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看到這裡,我不禁淚流滿面。誰家裡沒有個病人?對於重病患者來說,一場病,除了飽受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脅,還會拖垮全家人......

誰不想好好的活著呢?尤其是當生命在倒計時的時候,求生的慾望更是無比強烈。

在這個暗無邊際的世界裡,如果有一種藥,既能治病又不需要昂貴的費用,這就是一束光,生命延續的希望之光。

程勇最後還是被逮捕判了刑。在羈押車從法院緩緩開出的時候,司機突然說:“把車開慢一些。”

程勇望向車外,看見沿路站滿了白血病患者,他們摘下口罩,眼神裡飽含著感激,向程勇致敬。

在依稀中,程勇彷彿看見了已經離去的呂受益和小黃毛,他們微笑著看著他,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04

我想起我的前同事。她平時說話不多,但做事無比勤奮。有一天,我收到她的喜糖,她開心地告訴我她結婚了。

20來歲,最好的年紀,嫁給相愛的人,美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疾病是不長眼的。不久後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她竟得了白血病。她住進了醫院,從進醫院的那一天開始,她就再沒有出來。

她家不富裕,醫療保險也不能解決問題。高昂的治療費用很快就榨乾了她的家庭,也嚇跑了她新婚不久的丈夫。

她並沒有灰心,聽說北京有醫院可以治她的病,可是要30萬治療費用。於是我們全公司發起捐款,幫助她籌集到了錢。她滿懷希望去北京等待骨髓配對。

她是多麼渴望活下來啊,在她生病期間,儘管遭遇了和丈夫離婚、父親過世的種種打擊,她也不想放棄。然而,我們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她的好消息。

常在朋友圈看到重疾重籌的求助,每次我都會默默地資助。雖然個人力量微薄,但是如果人人都能伸出援手,病人和他們的家屬至少不會孤立無援。

這個世界,沒有大事,除了生死。

05

《我不是藥神》並不是杜撰,而是取材於真實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叫陸勇,他是一家針織外貿廠的老闆。2002年他查出患有慢粒性白血病,在服藥2年後,花去了70萬元,他的家境也撐不住了。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一夜之間刷了屏?

於是他託人買了印度“格列寧”仿製藥,驚喜地發現只要十分之一的價錢,就可以起到一樣的治療效果。於是他採購印度仿製藥幫助廣大病友。

後來陸勇被檢察院以“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所有病友聽到這個消息全部炸了,上千名白血病患者聯合起來,發起請願書,請求檢察院撤銷公訴。

最後法院經多方考慮,陸勇得以無罪釋放。

看病難,看病貴,是中國的現狀,是所有人的痛。天價藥是一個值得政府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

幾年前我遇到一位醫學博士,他說過一句話至今讓我難忘:人在臨死前的3年,會花光一輩子的積蓄。也就是說,一場重病足以致貧

人們除了日常重視健康保養,提前做好保險規劃以外,政府的醫療政策也應該給與老百姓更多保障。

片尾說,今天部分省市已經將格列衛及仿製藥納入醫保,慢粒白血病存活率從2002年的20-30%,提高到2018年的85%。

雖然相比10幾年前,社會已經發生很大的進步,但是高昂的醫療費仍然是多數人難以承受的痛。

看病難,進口藥貴,這些有著複雜的原因,比如中國關稅高,沒有制度針對仿製藥,這也導致專利藥價格居高不下。中國的醫療改革任重道遠。

致敬這部偉大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它還原社會的真相,它替老百姓發聲。我甚至想,它也許會進一步推動我國的醫療改革。

未來會好嗎?

作為普通人,我們要求並不高,只是無論貧窮或富貴,無論健康或疾病,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活著。

生活總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