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标和假冒商品是一回事吗?

假冒伪劣商品这个词,对几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可以算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了,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法制宣传节目,时不时它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

然而对于假冒伪劣商品的概念理解来说,这类商品究竟假冒的是哪些部分,伪劣的又是哪些部分,恐怕没有太多人会深究了。

事实上,仅从商标概念而言,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就不是同一回事,而假冒商标和假冒商品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究竟什么行为是假冒商标?什么是假冒商品?二者又有什么区别或概念重叠呢?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假冒商标和假冒商品是一回事吗?

顶呱呱商标注册

1、什么是假冒商标行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假冒商品和假冒商标有何联系?

根据二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因为假冒商品不仅包括了制造者对他人商标的冒用和伪造,还包括对他人产品的名称、包装甚至质量认证标记的仿冒。

所以无论从行动的范围、侵犯的范围上来讲,实际上假冒商品的行为往往会覆盖假冒商标的行为——假冒商标只针对仿冒他人已注册商标,它其实是假冒商品行为活动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

3、假冒商品和假冒商标的区别又在哪里?

假冒注册商标侵害的客体是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其中,侵犯商标专用权是主要方面。

而因为假冒商品行为还会仿造他人外观包装、仿造质量认证标记,所以假冒他人商品侵害的客体除了商标权人外,还可能包括专利权人——如果他人商品外观设计是申请了外观专利保护的话——包括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其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是主要方面。

相关商品的性质可能会存在不同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

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而两者虽然定义不同,但可能会出现重叠——即假冒商品不仅仅是包装、标志方面造假,很有可能也是质量低劣的产品,通过假冒质量认证标记而谎称是正版的优质产品。

而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只是假冒他人已注册商标的商品,它可能是伪劣产品,也可能是合格产品。

假冒商标和假冒商品是一回事吗?

顶呱呱商标注册

4、假冒商标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者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应被侵权人的请求责令侵权人赔偿损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还作了如下规定: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3、企业事业单位犯前两条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商标行为主要是指仿冒他人已注册商标的行为,而假冒商品的行为则是指对他人拥有合法商标、外观专利、质量认证标记等的商品进行整体的仿造。

从本质上来说,两者的侵权客体、侵权范围都是不同的。因此,权利人要分清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才能在遭遇被侵害合法权益时认准情况、主动出击,捍卫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