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台的藥企

有的時候藥都可以亂吃,但是話真的不能亂說。

比如,常山藥業最近就因為“1.4億人陽痿說”引發了眾怒。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事情是這樣的。近日常山藥業發佈上市公司公告,稱他們拿到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GMP》證書,可以開始生產適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俗稱“偉哥”

這本是好事兒一樁,公司發佈個公告,告知股民自己有了賺錢的新項目也是順理成章。但是,大家對常山藥業的關注很快跑偏,聚焦在了這句話上,“國內ED患者人數約1.4億,如果有30%能夠接受治療,人數就將達到4200萬人。

對,你沒有看錯,確實是說中國約1.4億男性患勃起功能障礙。還有網友排除了女性和非適齡男性後,做了粗略的估算。按照常山藥業使用的統計數據,幾乎每三個男性裡面,就有一人患有ED。

這要是真的?可真是男人聽了會沉默,女人聽了想流淚呀!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不過,廣大的男性同胞們紛紛表示,“這口飛來橫鍋,我們不背。”

群情激憤間,大家言語直指,“常山藥業的數據不準確。”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面對公眾對該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的質疑,深圳交易所向常山藥業發出了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上市公司數據的來源和準確性。

為了平息風波,常山藥業趕緊出面解釋,稱數據是從國信證券2014年5月底發佈的相關研究報告裡來的,研報裡說中國ED患者有1.27億。至於數據的準確性,他們的確沒有核實。

至於為什麼研究報告裡寫1.27億,常山藥業的公告裡又變成了1.4億呢?他們解釋說,後來還有研究報告寫1.3億呀,這又過了幾年,人數肯定漲了,所以感覺寫1.4億也差不多。

難道,這數據就是大筆一揮改出來的?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事實上,這並非是第一次有人統計我國的ED患者數量了,而且不同的統計結論差異巨大。早前,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ED患者數約為1.27億;平安證券的觀點是認為有8000多萬;廣生堂的數據就保守得多,認為有2000多萬。

由於這種隱私數據極難獲得,連衛健委都未必掌握。所以從2000萬到1.4億,其間究竟有多少男性是被ED了,實在不得而知。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其實,常山藥業發佈的1.4億ED患者這種駭人聽聞的數據在國內多了去了。

去年,康寧醫院申請A股上市,還說咱們國家有1.8億精神病患者呢!

作為國內唯一的三甲民營專科醫院,康寧醫院在申請上市的文件中引用了市場研究顧問公司Frost&Sullivan的報告,稱咱們國家有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也就是說,按照人口比例折算,咱們國家每八個人就有一個精神疾病患者。

網上還一直流傳著一個不可考的段子,說在會議上發審委指著這組數據問,“如果說中國每八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精神病,那你看看我們審核的這幾個人,誰是精神病?”

結果,IPO無情被否了。至於這個結果和引用的數據有沒有直接聯繫,就不得而知了。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然而,中國人有的疾病還不止這些。

咱們國家可能還有1.51億的糖尿病患者。貴州百靈的公告稱,“全球糖尿病患者有4.25億人,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糖尿病患者6.24億,中國糖尿病患者也將達到1.51億。”

至於乙肝病毒攜帶者,大約也有一個億吧。廣生堂的公告稱,2015年全球約有3.25億人感染有慢性乙肝病毒或者丙肝病毒,而我國59歲以下人口中,乙肝病毒攜帶者數量達9300萬。也就是說,我國至少約有一億乙肝病毒攜帶者。

而且我國每八對夫妻裡面,還有一對有生育困境。根據通策醫療的公告,“我國每八對夫妻就有一對生育困難,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

那麼,問題來了,請數學好的課代表來算一下,按照這樣的統計數據,中國沒患ED、能生育、不是精神病患者也沒有得糖尿病,且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人有多少?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究竟是中國人病太多?還是統計數據水份太大?其實,這裡還有一個思考維度。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稱,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畫大餅”憧憬市場前景並非新鮮事。而前文中駭人聽聞的公告也無一例外的出現在上市企業的公告書上,用以描述該企業廣闊的市場空間與發展前景。

據悉,雖說常山藥業1.4億陽痿說觸怒了公眾,但在此統計數據下對其百億級別市場規模的預判,依舊為該公司帶來了連續兩日的股價大漲。在公告發布的第二日,常山藥業漲停;翌日,股價再漲9.6%。

遺憾的是,因為被爆料出高管在股價高點精準減持,兩天後常山藥業股價又由漲轉跌。包括公司董事長在內的高樹華、高會霞、丁建文、黃國勝四人共減持1008萬股,減持金額超8764萬元。

不少股民質疑,常山藥業一系列舉措就是為了拉高股價然後減持套現。很快,深交所也參與到了調查中來。因為涉嫌違反《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的相關規定,目前深交所已經對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啟動了違規處分程序。

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常山藥業還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稱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於幾日前停牌。

至此,喧囂多日的“1.4億陽痿說”也有了暫時的終結。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如果說調查數據致力於給中國人造病,那麼廣告就致力於給中國人一邊造病,一邊治病。

有的廣告會告訴你,你的某種生理現象是一種疾病。

比如經典廣告詞,“孩子不吃飯,兒童裝XX牌健胃消食片”,還有“媽媽說,胃難受的時候,要喝XX胃泰。XX胃泰,舒緩多種胃部不適”。這邏輯搭建的,是不是絲毫不講道理。難道孩子不吃飯就不能是偷吃零食了,或者飯菜不合口味?只要胃部不舒服,就得喝XX胃泰?

很顯然,這些藥品廣告給了你一種暗示,你身體出現的某些反應,甚至是自然生理反應,也是有問題的。久而久之,你忽略了去尋求醫生幫助,就根據廣告上的隻言片語,選擇了藥品療法。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有的廣告,致力於告訴你,你先別管自己究竟是什麼病,吃了這個藥再說。

於是能看到藥品廣告裡面直接說,“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熱,快用xx牌小兒肺熱口服液”;或者“刷牙噁心乾嘔,這是慢性咽炎,請用xxx清喉利咽顆粒”。

相信總有人看了廣告就給自己對症下藥,這很容易導致病症相似的疾病被誤診,甚至延誤、影響病情。

還有另一類廣告,就更厲害了。你明明沒病,可一看就覺得自己有病,需要吃點藥。

比如某某蓋中蓋,老年人專用蓋。比如某某排毒養顏膠囊,一片下去,渾身輕鬆。這種廣告讓人成功的忽略了個體差異,忽略了自己的實際需求,讓人忘記了是藥三分毒,開始相信吃一片總歸是不會錯的。

拿補鈣這件事情來說,不瞭解自身狀況盲目補鈣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有的可能導致體內微量元素失衡,有的可能導致高鈣血癥,甚至引發胰腺炎等等。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而中國幾千年的養生傳統,也給了保養品沒病找病的巨大市場。誰讓咱們國家向來上至帝皇,下至草寇,都痴迷於靈丹妙藥呢?

如果一箇中國人有腰痠腿疼、腎不好、眼睛常常看不清、體弱多病等病症,他多半尋求過神藥界“四大天皇”之一的曹清華、莎普愛思、鴻茅藥酒、匯仁腎寶的幫助。再加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xxx”,還有“強強強強強,千年鐵皮……”,完美構成了解決中國人體虛問題的“神藥”梯隊。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假如真的有什麼小病痛,咱們國家的傳統土味廣告裡也有“神藥”能給你安慰與依靠。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相信只要看一段,就能立即回想起,這些非專業演員的演技有多麼到位。比如老太太“劉洪斌”,因為能夠一人身兼多個專家身份而紅極一時。短短几年期間,她活躍於地方衛視的各類養身節目中,能打包票解決的病包括但不限於咳嗽、糖尿病、通風、火骨、祛斑、心血管疾病、失眠等等。

一人演繹,“神醫在手,你有我有全都有。”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非專業演員捨我其誰的時候,專業演員也不甘示弱。嚴順開老先生的精彩表演,讓我現在都記著xx五行針。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其實,醫藥與保健行業能夠吸引來眾多人才,為我們動情演繹一個“多病”的中國,並非是偶然。作為廣告費最高的行業之一,他們對於廣告的青睞,向來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而且,這是一個在打廣告上,非常與時俱進的行業。網綜、IP大劇、熱播節目,幾乎是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他們敏銳的廣告眼光。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2017年,16家上市藥企的廣告費超億元,其中上海醫藥、人福醫藥廣告費過十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這16家藥企中有13家上市藥企的廣告費超研發經費。

而且,雖然行業廣告經費巨高不下,但是利潤率卻十分可觀。所以,這一波,並不虧。以另外一款有ED治療效果的藥品白雲山金戈為例,其營收與成本數據的計算可以得出利潤率高達92.62%,幾乎與茅臺酒的毛利率不相上下。

從一張披露出的2017年上半年上市藥企毛利率一覽中,還能看出,排名第一的藥企毛利率能夠高達96.96%。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鋪天蓋地的廣告,塑造著一個“多病”的中國。而生活在如此環境下的人們,也不免產生關於疾病的焦慮。

保健品,幾乎成了老年人生活中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在上海市的一項數據調查中,近70%老年人一年內購買過保健品。近40%子女認為父母有過非理性消費保健品行為,但老年人的實際消費遠超出子女的估計。

老年人為了購買保健品,對子女不報、謊報、瞞報常常引發家庭矛盾。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費中也頻頻受騙。據悉,在老年人被騙事件中,保健品受騙位例首位。

一些不良商家一面宣傳保健品安全無副作用,一面違法添加降壓、降糖、降脂西藥,將普通藥物包裝成天然“神藥”。60餘歲的李先生,買了號稱有降血糖功能的保健品“仁合胰寶”來吃,結果因為和降糖藥疊吃,造成低血糖差點危及生命。

在疾病與死亡焦慮面前,曾為大學教授的老人也難以倖免。湯先生81歲的老父親就因為迷上了購買保健品,短短几年花費300餘萬,直到為了購買新的保健品決定變賣房產,遠在國外的兒子一家才知曉。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中老年人忙著在保健品市場尋求抵禦疾病的法寶,青年人卻陷入了另一場尚未採取行動的疾病焦慮中。

猝死、抑鬱、精子質量下降……這些話題開始悄然而又頻繁的出現在了城市青年的對話中。

於是,90後禿頂了!精子質量大幅下降了!某某程序員又猝死了!這樣的標題,成為了年輕人的朋友圈裡最新鮮的話題,在一篇又一篇以焦慮為主題的10萬+文章裡,年輕一代也成為了“多病的中國人”。

1.4億陽痿、1.5億糖尿病……多病的中國人背後,是賺錢賽茅臺的藥企

於是,年輕人一邊吸菸、熬夜、喝酒,一邊向已婚人士請教精子質量下降的疑惑;一邊擔憂著日漸向後的髮際線,一邊開著“啤酒裡面加枸杞,暴飲暴食的時候吃健胃藥,吃麻辣燙的時候來點止瀉藥”的玩笑。

老年人則在以一個免費雞蛋為起點的保健品會銷裡,感受著銷售員勝似親人般的關心與溫暖,然後拿出一點點攢下的定期積蓄,買下五顏六色的瓶瓶罐罐,暢想著長命百歲的未來。

當統計數據說,你大概率有精神病、糖尿病;當鋪天蓋地的廣告,討論著你的病有哪些神藥可以醫;當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陷入一場場無病呻吟;你真的能心安理得的覺得,你沒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