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波濤洶湧的網貸行業給我們帶來的冷思考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網絡借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8048.49億元,相比2016年全年網貸成交量(20638.72億元)增長了35.9%。預計2018年上半年網絡借貸行業成交規模將趨於穩定,伴隨著網貸平臺備案登記的陸續完成,下半年或迎來成交量新高,全年網貸成交量大概率突破3萬億元。而就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網貸行業卻被近期的網貸平臺“爆雷”蒙上了一層陰霾。

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網貸行業波濤洶湧,正在對市場造成不小的傷害

自6月份以來,網貸行業可以用“波濤洶湧”一詞來形容,多家網貸平臺接連出現“爆雷”。

據網貸之家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P2P網貸行業63家平臺出現問題,其中提現困難60家、跑路3家。進入7月份,短短10天,全國共出現28家問題平臺,大部分顯示提現困難,涉及地域包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

所謂的“爆雷”,指的是P2P平臺因逾期兌付問題或經營不善而停業。在互聯網整頓監管趨嚴的環境下,一些不合規、經營不合理的平臺接連被整頓或退出市場。

可以說,波濤洶湧的網貸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而這樣的恐慌,正在對網貸行業乃至金融領域造成不小的傷害,一是大量的場內資金慌不擇路地撤出,導致一些合規平臺也受到了牽連;二是場外資金觀望情緒蔓延,也令很多有迫切需求的民眾及眾多小微企業的優質項目難以從平臺借到錢。此外,網貸平臺的爆雷,也令政府及金融機構的公信力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波濤洶湧的網貸行業?

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爆雷平臺只是少數,且與合規平臺有著本質區別

從P2P平臺屬性來看,其盈利模式是合理且可實現的,其運營模式是安全的。P2P平臺起到的就是一個信息中介功能,有人需要借錢,有人有閒錢想出借或投資,通過網絡,P2P平臺為他們的需求實現完美匹配,幫助不相識的雙方達成受法律保護的借貸關係,而P2P平臺本身只通過收取撮合服務費盈利。

當投資人在平臺申請退出某項投資項目時,實質上是發起了一次“債權轉讓”,只有新的投資人受讓了這份債權,原投資人才能拿回自己的出借資金(即投資資金),倘若沒有新的投資人受讓債權,則會維持原有借款協議中的借貸關係,只要借款人正常還款,投資資金則不會有任何影響直至債務還清。

對於真正合規的P2P平臺,其撮合的債權關係是直接建立在投資人和借款人之上的,退一萬步說就算平臺不在了,債權關係仍存在於投資人和借款人之間,從法律上看,出借人仍然有權依據借款協議對借款人進行追償。

因此可以說,在P2P的世界裡,真正合規的平臺被擠兌倒閉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縱觀那些爆雷的平臺,他們實質上都不是真正合規的P2P平臺。這些爆雷的平臺,大致分三種,

一是自融,將投資人的錢收歸自己公司使用,當大量投資人要求兌付時,公司無法短期拿出那麼多錢,自然會被擠兌倒閉;

二是P2F或者P2B之類,投資人的資金都借給了金融機構或者企業,單筆數額比較大且較為集中,當大量投資人要求兌付時,這些機構或公司沒法短時間內拿出這麼大筆資金,平臺需要利用企業資金墊付隱瞞大額債權實質並承擔相關集中性風險,才會導致擠兌倒閉;

三是打著P2P旗號的龐氏騙局,這樣的單純騙術,自不必多說。

而從整個網貸行業來看,儘管出現問題的網貸平臺數量較多,可6、7月份爆雷的91家網貸平臺也只佔當前1836家運營平臺的不足5%。換言之,市場上大多數合規平臺的運營還是很安全的,網貸行業本身沒問題。

比如,我所知道的行業成交量排名前三的平臺愛錢進是全部真實債權,其資金全部分散到個人(愛錢進APP中可以查看到債權合同),愛錢進的借款人分佈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地區,其系統性風險很低,跟那些爆雷的公司有明顯區別。

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面對網貸行業的“天雷滾滾”,我們應如何應對?

作為政府,我覺得應在如下方面下大功夫,一是組織真正的專家,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向民眾普及投資理財知識、傳授風險防範經驗;二是實時監管各類金融投資公司的投資理財項目,查漏補缺,力爭做到防患於未然;三是對於投資理財項目,一旦

收到民眾質疑或舉報,要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尤其是要徹查項目核心運營人員的資金狀況,防止其轉移資金,防止其跑路。

作為網貸行業從業者,我覺得應在加強自律、練好內功、做好服務的同時,與投資者進行順暢的溝通與高效的互動。據我所知,愛錢進近期便綜合採取了多種方式增強投資者信心。6月底先後在北京和上海開展了透明之旅,主動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同時宣佈了主動增資計劃,將資本金增加至5億元;並於近日公佈了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息。

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作為投資者,我覺得不要跟風恐慌,應做到三點,一是仔細評估自己已經投資的平臺是否合規、是否在健康運行,對於合規健康的平臺,要多一點耐性,避免讓這些平臺在行業性成交低迷的情況下有“踐踏”事故的發生;二是對於持幣觀望的投資者,不應視P2P平臺為洪水猛獸,在經過調研確保平臺合規的前提下,可以選擇投資一些成長性較好的標的項目;三是如果不幸遇到爆雷的平臺,要第一時間拿到投資憑證,作為維權依據,並儘快與平臺方進行對接。即便出現較大損失,也不必怨天尤人,因為投資本身就存在風險。

面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我們該如何應對?

P2P行業應該在“山重水複”之後,迎來“柳暗花明”

不可否認,網貸行業“天雷滾滾”,在短期內會導致市場波動,也會對平臺造成一定的影響,更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行業洗牌。正如愛錢進的CEO蔡園竹所說,“近期的‘爆雷’現象作為正常的行業‘排毒自清’,長期來看,對行業、對平臺、對用戶都是利好。但仍在此呼籲頭部平臺應嚴格遵守行業法律法規與職業操守,切實做好投資人教育和權益保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共同推動互金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就在P2P行業雷聲滾滾、投資者人心惶惶之時,市場等來了監管對互金行業的最新表態。

近日,在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明確提出,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並再次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

行文至此,我想說,在日漸完善的政策環境下,在大量且客觀的市場需求推動下,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P2P行業不僅不該消亡,反而應該在“山重水複”之後,迎來“柳暗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