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心臟搭橋,都是因爲……

心臟搭橋,是指患者心臟一條或是多條冠狀動脈狹窄、堵塞,導致該血管供血的區域缺血時,從患者身上取下一段血管,繞過血管狹窄堵塞的地方,直接把主動脈和缺血的遠端連起來,把血引流到堵塞缺血的區域。醫學上稱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45歲,心臟搭橋,都是因為……

圖片來自網絡

趙先生,49歲,是我管理的一個心臟搭橋的患者。今年初,他搬來閨女家同住,看外孫。初到我們社區取藥時,我詳細詢問了他的情況。

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很瞭解,不用我苦口婆心再做健康教育,囑咐他好好按時服藥。“您這麼年輕,血管就這麼糟糕,有家族史嗎?”我問道。

“哎,”他又嘆了口氣,“沒有,父母還都挺好的,母親可能血壓高點。年輕的時候,造唄。抽菸喝酒,吃大肉。抽菸,一天至少兩包;喝酒,頓頓喝,經常跟朋友聚會喝;之前體檢過一次,說我血壓高、血脂高,我也沒管,沒什麼症狀嘛。另外,在農村,也不怎麼看病,也沒有大夫管,根本沒注意。”

“您這種情況,一定要按時服藥,定時隨訪,控制好血壓、血糖及血脂。” 我叮囑了一句,“以後我負責管理您的慢性病,您多來找我吧。”

“好的,謝謝。”

“您現在還抽菸嗎?” 我補充了一句,準備做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

“早就不抽了。”他勉強地笑了笑說,“酒也不喝了,現在給閨女看孩子,有功夫也走走,鍛鍊鍛鍊。這不對控制“三高”、保護血管有好處嘛。”

“嗯,是,您管理得挺好的,現在各項指標都挺好,也沒有什麼症狀,真是不錯,好好保持吧。只要合理用藥、注意生活方式,沒問題的。”我安慰他道。

看到這個患者,我心情很複雜,既惋惜、擔心又欣慰。惋惜的是,如果他能提前預防或許就不會到現在這步田地,而這正是每一位醫生,特別是社區醫生的職責、使命所在。擔心的是,他很年輕,但是血管症狀很糟糕,雖說做完手術,好好吃藥,能夠維持,隨時可能出現心血管事件。欣慰的是,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他終於學會了自我管理。

趙先生,是由於“三高”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血管病。

45歲,心臟搭橋,都是因為……

血壓高,如同高壓水槍沖刷血管壁;血糖高,像是把血管泡在糖水裡,這樣很容易破壞血管內壁的完整性,造成內膜的不光滑,而吸菸對血管的破壞作用也很強大,從而引起血液中的物質(主要是血脂、血小板等)沉積。這就好比燒開水,成年累月便形成了水垢。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內便會形成粥樣斑塊,引起管腔狹窄,造成心臟血供不足等。

當代,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疾病譜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患病率很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下點:

一是戒菸。吸菸不僅危害呼吸系統,對血管、口腔等各個系統都有危害;不僅對吸菸本人有危害,還影響身邊的人。二手菸同樣有害健康。

45歲,心臟搭橋,都是因為……

二是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體檢發現了問題,一定要及時找醫生就診並且要定期隨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