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考公务员,除了要学好笔试和面试的课程,选择好的时机去考试也是一个重要优势。

那么,什么情况下报考公务员更有优势呢?

第一阶段:应届毕业生时期

1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这里有一个误区,并不是只有当年毕业的学生才属于应届生。

应届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一个人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越早明确越好。如果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锁定要考公务员,未来就要做一名公务员,不管是有远大的仕途理想,还是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越早决定,准备的时间越充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多,越能发挥出个人的优势。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应届生考公务员,不仅仅在报考上有很多优势,可以报考更多职位,在学校内,还保持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有充足的时间应付考试,上岸的机会更大。以应届生身份考上公务员以后,年轻有为,在职场上拥有年龄的优势。公务员的考试年龄限制在18岁到35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可放宽到40岁,如果你以应届生身份考上,22岁年纪轻轻,大有可为。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第二阶段:工作两年后后再考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2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要想成就更大的事业,还要适当冒险,但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很多从四五线城市来到一二线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在大城市待了四年,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毕业了想留下来打拼一番,希望能通过努力融入大城市。

这种想法没有什么不对,但在外打拼多少年回家考公务员比较合适?建议是两到三年。

在公务员考试的职位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职位都有基层工作年限的限制。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可以报考不少的岗位。最最重要的是,

经过两到三年的职场历练,你已经具备一个熟练的职场生存技能,尽管你辞职来考公务员,考不上,很容易返回职场,重新找到一份工作。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第一份工作比考公重要

公务员考试的机会很多,但对于应届毕业找第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有不少人,应届毕业的时候没考上,不找工作,或者随便找一份工作,再等下一年。因为是随便找的工作,工作并没有发展前景,又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时间复习,第二年继续考,还是没有考上。

没有考上公务员,手上的工作不满意,来自父母、家庭、感情层层压力,没有精力复习,考试发挥失常,恶性循环,有的人考了两三年没有考上,错过了第一份工作的求职黄金阶段,这是最不划算的。

总而言之,大家在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时报考公务员是有很大优势的。

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很多职位是限定只能是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的。就像很多知名企业招聘管理培训生一样,只能是应届学生才能参加。如果你想好了要在毕业当年参加公务员考试,那就摒弃其它杂念参加报考。当然,如果你准备先到社会上历练一下再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是可以的。

最适合报考公务员的两个时期,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