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砸近万亿资金“炒房”,全民炒房?

1.上市公司都在炒房?

上市公司砸近万亿资金“炒房”,全民炒房?

在这个全民炒房的时代,连号称企业里的佼佼者的上市公司也大量卷入其中。据统计,截止2018年一季度,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1655家,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都在炒房,总共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市值高达9904.17亿元,接近一万亿。这里面还不包括自用房地产、以及作为存货可销售的房地产。

买下大量房产然后等待升值,成了最近几年一些主业不是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增厚业绩甚至是扭亏保壳的法宝。其中炒房热情最高的是国有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5421亿元。其次是民营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2509亿元。

2.上市公司炒房“套路”

上市公司砸近万亿资金“炒房”,全民炒房?

那么上市公司痴迷炒房依赖卖房收入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举两个例子,2010年4月,东方电气集团不惜违规在年度投资计划外动用2084万元买了27套商品房及车位,然后长期闲置等待升值。今年4月,深圳南山区即将开盘的楼盘宝能城,港股上市公司新体育一出手就买了56套住宅,总共花了4.21亿,总面积是6342.3平方米。购买单价相比市价打了7折。

这两年随着房价暴涨过后,一些上市公司陆续卖出房产套现,将炒房收益落袋为安,同时也让业绩不那么难看。深圳惠程2016年便已经卖房19套,进账3600万元,而该公司当年净利润仅7591万元,卖房收入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一半。去年深圳惠程又把位于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21个城市的34套物业卖了,评估总价合计5022万元。

3.集体炒房源于何时?

上市公司砸近万亿资金“炒房”,全民炒房?

上市公司热衷炒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1998到2003年期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一直都是零,没有公司参与炒房。从2003年8月份,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上市公司就开始陆陆续续投资房地产了。2004年,就有包括交通银行、中国中铁、飞马国际、广百股份等8家公司投资房地产。到了2006年,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至588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市值暴增至723.48亿元。此后10多年,上市公司就在炒房的路上狂奔已停不下来。

拿利润跟炒房收入对比后,上市公司似乎有更充足的理由炒房,据此前数据,四成上市公司2014年的利润还不抵北上广深一套房。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辛辛苦苦干一年实业还不如套现一套房子赚得多。

又是上市公司砸重金投资,又是居民排队抢房,这样的全民炒房热潮你一定会想到有泡沫和隐患。如果一旦楼市下跌会怎么样呢?当年08年楼市崩盘的时候很多主业不是房地产的公司也深受冲击,甚至濒临倒闭。这就是全民炒房带来的后果,一旦楼市出现大的波动,受冲击的不只是开发商、购房者和接受房子作为抵押的银行,还有大量看似不相关的企业,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深陷其中。如果不及时限制企业过度参与房地产投机的话,一方面企业无心拓展主业,实业被房地产挤压;另一方面,一旦楼市大幅波动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